议员质询停车场泊车率及收费 倡善用公共车场资源纾泊车难
议员李良汪早前向特区政府提出口头质询,指出根据交通事务局资料显示,由该局及市政署管理的公共停车场共有六十七个,提供二万七千二百三十五个轻型车辆及一万九千一百三十五个电单车停车位,当中不少公共停车场的泊车率极低。
议员李良汪关注本澳公共停车场泊车率偏低问题,质询当局有何有效应对措施提升泊车率。 (新闻局图片)
他以电单车为例,本澳现时电单车共有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九辆,包括公共停车场、商住楼宇及公共道路的停车位约八万个,车位供应明显低于车辆数量,公共停车场泊位理应有一定需求。然而,五十四个有提供电单车泊位的公共停车场当中,有四十一个泊车率低于百分之五十,其中十二个更低于百分之十,造成「有位冇车泊、有车冇位泊」的矛盾现象,情况亟待关注及改善。
应鼓励驾驶者使用公共停车场
李良汪称,过去曾就公共停车场泊车率低的问题,建议特区政府透过鼓励措施,引导驾驶者善用公共停车场。遗憾当局回应倘驾驶者的车辆使用成本降低,便无法达致调控私人车辆使用、改善交通挤塞的目的,亦与「公交优先,鼓励步行」的政策目标相矛盾。他认为,改善公共停车场泊车率低与调控私人车辆两者并无冲突,前者主要鼓励驾驶者使用公共停车场,避免持续浪费公共泊车资源;后者则应透过不断完善公共交通、步行系统等手段,鼓励更多驾驶者绿色出行。
他指出,包括轻轨在内的公共交通还在建设或持续完善当中,调控私人车辆的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际成效,面对现时一方面有泊位需求,另一方面公共停车场平均泊车率却偏低,特区政府应思考如何引导驾驶者改变泊车习惯,避免浪费公共资源,同时改善道路违泊情况。
公共停车场收费方面,近年先后启用的柯维纳马路户外、协和医院、公共卫生专科大楼及长者公寓等公共停车场泊费均有所调升,但定价明显未有考虑所属区域泊车需求、社会经济情况、停车场泊车率等因素,亦缺乏理据与数据支撑收费标準,仅以划一的控车思维制定泊费,做法令社会失望。
促提升公共停车场流转率
此外,按照现行《公共泊车服务的营运及使用条件》,泊车费用的计算及支付,可按分钟、小时或月计算,惟本澳现时几乎所有公共停车场的收费均以每一小时作为收费单位,他表示,社会有意见期望当局研究缩短计费区间至每半小时甚至更短时间,以提升公共泊车收费的合理性、灵活性及公平性,亦有利提升公共停车场的流转率。
李良汪强调,驾驶者有责任承担包括泊车费用在内的用车成本,但公共停车场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其建设的目的亦包括为居民提供应有的社区配套,在制定公共停车场规章时,当局有必要结合相关区域的泊车需求、居民经济状况、公共停车场泊车率等多项因素作出综合考虑,避免造成持续浪费公共泊车资源、公共财政收入减少、因违泊而阻碍公共道路、驾驶者遭检控等「四输」局面。
针对泊车率低的停车场,他质询特区政府有何有效应对措施提升泊车率?会否研究推出引导措施,推动驾驶者使用公共停车场,尤其电单车方面,如何避免持续出现「有位冇车泊、有车冇位泊」的矛盾现象?
公共停车场收费方面,近年新落成启用的公共停车场收费均有所调升,要求当局交代是根据甚么理据与数据制定?未来新启用的公共停车场,收费会否考虑所属区域的泊车需求、社会经济状况、停车场泊车率等因素,从而科学制定泊费标準?此外,质询当局会否研究缩短公共停车场的计费区间,例如以每半小时为收费单位,以提升公共泊车收费的合理性、灵活性及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