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建及优化体育场地 促进健康社会
2024年7月,特区政府正式发布《健康澳门蓝图》,为推进澳门健康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引和参考。在政府的积极建设下,本澳的康乐体育场地有所增加,2022年的《澳门体育场地之调查报告》中表明,本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53平方米,较2017年增加 0.19 平方米,但仍难以满足需求。与此同时,下环区、新桥区、荷兰园区等传统民生区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足0.2平方米,不少居民反映,当区场地资源紧张,节假日期间往往爆满,租借十分困难,显示出目前场地难以满足居民日常体育运动的需求。
笔者认为,足够的运动体育场所,是居民开展康体活动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加快推动全民健身的普及。然而,本澳各类型的运动场地数量不一,存在供求不平衡的状况,如羽毛球、游泳等场地往往供不应求。政府应适时对各类运动的需求量作出调研,并在未来的体育场地规划中,优先考虑加建需求量高的运动场地;另外,在场地资源紧张的民生区,考虑盘活空置的储备土地建设小型运动场、健身点等,提供更多贴合社区、方便可达的运动空间,减少居民跨区锻炼的成本。
此外,本澳部分体育场地的开放时间较为有限,且会因维修、赛事、训练而被佔用,对普通市民的日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笔者希望政府延长热门、需求量大的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并在现有的场馆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场地的合理调配,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青少年和长者是大众体育的重要参与者,当局应在运动场地内增加适合儿童身体锻炼的设施器材数量,并提高健身设施的适老化程度,增强场馆用材及设施的安全性,提升儿童及长者的运动意愿和参与度。
推动“健康澳门”建设,必须通盘考量本澳的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笔者期望政府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运动及休憩空间,支持本澳“大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身体质素。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