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产业融合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澳门近年来通过产业跨界融合与区域协同发展,逐步打破博彩业“一业独大”的格局,形成了以 “ 1+4 ”策略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新模式。这一转型既依託政策引导,也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为澳门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澳门非博彩产业佔GDP比重已从2019年的48.8%升至2023年的62.8%,其中现代金融、中医药大健康、高新技术与会展商贸四大产业的协同效应尤为显着。现代金融业通过债券市场与绿色金融创新,成为连接国际资本与湾区项目的枢纽。中医药产业则依託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和澳门协和医院,探索“澳门监制+横琴生产”模式,推动中药国际化认证与康养服务融合,形成医疗旅游新业态。此外,会展业通过“旅游+ ” 战略,吸引国际会议品牌落地,于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分别被评选为“最佳亚洲会议城市”和 “最佳会议商务城市”,带动了酒店、餐饮等产业链收益提升。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澳门产业融合的关键载体。通过“琴澳一体化”政策,两地实现基础设施 “硬联通”与制度“软衔接”,例如金融支付工具整合与数据共享机制试点,推动澳门现代金融业与横琴科技产业园联动发展。澳门通过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升级,例如首颗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的应用,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人工智能、中医药领域的突破,推动科研成果商业化。数字技术亦重塑文旅体验,利用创新手段去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并提升消费转化率。

儘管产业融合成效显着,澳门仍需破解内需市场狭小、人才结构性短缺等瓶颈。未来需深化与湾区城市的要素流动机制,例如建立跨境医疗保险互认、探索澳门元区域化支付功能,进一步释放“一国两制” 制度优势。随着深合区建设进入第二阶段,澳门有望通过“产业融合+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打造更具韧性的多元经济生态,为国家高水平开放提供“澳门样本”。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余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