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倡统合公共交通系统 完善软硬件配套增运输成效
近年来,澳门轻轨的效益逐渐提升,立法议员梁孙旭表示,目前本澳尖峰时段巴士运载力达到瓶颈,而巴士路线亦难增加,轻轨网络的延伸有望成为新的解决方法。在「轻轨为主,巴士为辅」的方向下,建议及早研究西线建设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升轻轨的效益,并藉巴士合同于2026年到期契机,确保巴士与轻轨包括路线优化、运营时间调整、换乘便利性等方面的有效整合。
随着轨道网络的扩大,大大增加了居民及旅客优先乘搭轻轨的意愿。(资料图片)
立法议员梁孙旭倡统合公共交通系统软硬件增运输成效。 (资料图片)
梁孙旭表示,在轻轨妈阁站启用之前,2023年日均载客量约六千人次,随着妈阁站、石排湾线、横琴线陆续通车,2024年12月已增加到23,100人次,可见随着轨道网络的扩大,大大增加了居民及旅客优先乘搭轻轨的意愿。但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政府的相关报告,2030年日均客流量要提升至13.7万人次的目标,从初步分析,即使连同东线在内,要达到2030年的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
吁增加电子支付方式
梁孙旭续指,综观西线涉及的内港範围,是澳门其中一条主干道,以及车站500米半径範围内覆盖居住人口约25万,既是传统民生区,亦临近着名景点,所以每逢节假日都有明显塞车,以及出现巴士车龙。虽然交通局之前提到西线未有详细规划,需要进一步细化,但面对旅客不断增加,以及本澳交通的客观需求,促请当局尽快启动西线工作,缩短整个轻轨网络的建设周期,将轻轨网连成环形。值得一提的是,本澳近年旅客增加,但轻轨缺乏多样化的电子支付方式,相信延伸轻轨网络、优化电子支付系统,以及因应盛事活动制定一些配合方案,既能提高疏散能力,同时可以为居民和旅客带来便捷、良好的体验。
冀扩大「智慧巴士」应用
至于巴士方面,梁孙旭表示,特区政府积极推动「轻轨为主,巴士为辅」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近年有关部门积极聆听意见,并适时与巴士公司协调路线,回应居民需求。随着巴士合同于2026年到期,建议在开展巴士合同评估及发展研究的时候,可以将轨道网络作为骨干的前提下,扩大「智慧巴士」的应用。参考内地、台湾地区经验,透过大数据来区分不同巴士路线,通过整合、调整巴士线网布局,做好市内交通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