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力倡「一区一文体亮点」 引客入区盘活社区经济
近年本澳致力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以社区旅游为主要目标之一。群力智库副理事长徐承康认为,本澳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特区政府应加以善用资源,结合历史建筑、文遗传统,整合市政建设及文化康体设施,发展常态化社区文化节庆为主题的社区旅游活动,达至引客入区的目标。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新闻局图片)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旅游资源,非遗文化项目多元,中西结合、内涵深厚。徐承康认为特区政府应珍而重之,结合各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如下环妈祖文化、路环渔村文化、龙环葡韵葡式文化、三盏灯东南亚文化,以及各区的土地诞节庆等,让游客了解澳门中西汇聚的内涵造就多元一体的本地传统文化,积极推广区域「旅游+非遗文化节庆」事业的发展。
吁推广常态化文化节庆活动
群力智库副理事长徐承康建议特区政府发展常态化社区文化节庆为主题的社区旅游活动,达至引客入区的目标。 (受访者提供图片)
徐承康建议,当局可以优化周边的道路交通、社区建设及文娱康体资源,助力推广常态化的文化节庆活动,如街头艺术节、工作坊、美食活动、小型联赛等让居民游客亲身体验传统社区文化之魅力,讲好社区故事;同时,降低居民游客参与活动的成本,鼓励本土艺文团体扎根社区,达至文化传承和推广。此外,藉着节庆活动的联乘,鼓励中小企开发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文创商品,刺激文化消费,让大众了解文化的同时,亦能激发他们对探索社区的兴趣和动机,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
冀打造夜间文体经济圈
徐承康续称,随着现时资讯科技的普及,旅游事业亦应与时并进。建议除了可运用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作推广媒介外,亦能联乘本澳的博物馆旅游潮流,结合区域文化来开发主题旅游项目,促进澳门各地区文化的链接,讲好澳门故事,助力本澳历史文化走出去。此外,政府亦能利用澳门丰富的历史建筑和灯光资源,打造夜间文体经济圈,例如延长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的夜间开放时段,结合夜市、夜间历史建筑导览、夜间音乐会、体育活动等,提升夜间旅游的吸引力,增加游客延长停留的时间,同时增强澳门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相得益彰带动旅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