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Vs. 财政盈余

香港近日发布财政预算案,预计2025至2026年度总收入为6,594亿元(港元,下同),整体开支8,223亿元。计及政府债券发行额约1,500亿元及偿还约541亿元款项,年度赤字预计为670亿元。财政储备将下降至5,803亿元。同时提出多项增收节支,减少财赤的建议及方案,引起社会热议。近来,澳门新任特首就制定本年度施政报告广泛听取各界意见,财政福利政策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澳门回顾以后,除了回归之初以及疫情几年,大多数年份都取得较大额财政盈余,政府库房纍积了相当的储备。根据澳门金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至去年底,财政储备的资本金额为6,162.1亿(澳门元),其中基本储备及超额储备分别为1,533.9亿及4,628.2亿。

其实,财政赤字或盈余本身无绝对优劣,需结合经济阶段、债务水平及政策目标综合评估。适度的赤字可成为增长引擎,但长期失衡需警惕风险;盈余虽彰显财政纪律,但过度可能牺牲社会福祉。核心在于动态平衡与结构性改革,以实现财政健康与经济活力的双赢。澳门在公共财政方面长期奉行“平衡预算”原则,即在制订每一财政年度预算时,均要“量入为出”,预算总支出不能大于预算总收入。简单地说就是不能做赤字预算。但从长远来看,可考虑以在一个经济週期内而非单个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为目标,并通过逆週期的做法,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在本地经济繁荣或经济过热的时期,控制公共开支,减慢其与收入同步增长的比例,允许预算出现盈余;在经济处于下降週期时,运用财政盈余来扩大公共开支或减少税收,从而增加消费和促进投资。虽然从一个年度来看不一定平衡,但从整个经济週期来看,收支是平衡的,而且更能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 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