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种类繁多 专家倡推澳门化「贴地」AI

AI人工智能热潮来袭,受到全球关注和追捧,国内外的AI应用产品多不胜数,有意见认为,现时本澳居民使用AI应用多为工作、学习、资讯搜索、知识问答、写作、创意等,而现时市面上有许多AI模型,不同的模型特点均不一样,需要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并非跟着热潮选择,「最终要睇你应用AI的目的喺咩」。随着AI人工智能的应用热度持续升温,应用使用範围逾趋广泛。 (新华社资料图片)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应用热度持续升温,应用使用範围广泛,上至政府部门机构,下至个人层面均有不同应用。易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张荣显博士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本澳有学会作全民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解澳门居民对于AI应用发展看法。结果显示,澳门居民在个人层面上,对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是一直紧贴世界潮流。他称,AI在个人应用层面上,「喺一啲都唔输蚀过任何全球其他地方」,一般大家会应用在学习、工作、资讯搜索、知识问答、写作、创意等方面。

至于在产业层面方面,最近DeepSeek横空出世,再一次震撼世界,全球各地均非常关注该产品,直言该产品在技术创新方面带来了震撼性的突破,更容易让人明白和更容易令人採用,因为价格平,低成本,效果又能达到世界前例的模型水平,故引来大家瞩目关注。

应选择适合自身需求模型

他提及,在国内,现时每日均能看到有相当多的资讯是各类不同的企业宣布接纳DeepSeek,而澳门近期也有企业和学校等机构接纳DeepSeek,从此能够看出陆续在商业、公共服务、教育等方面开始採纳DeepSeek等AI应用。

张荣显又指出,现时市面上有许多AI模型,不同的模型特点均不一样,「有啲模型在生成文本或者推理方面比较擅长,有啲模型在翻译、语音转译方面比较擅长,有啲模型在创意、其他特定领域比较擅长」,认为使用者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模型,并非跟着热潮选择,「最终要睇你应用AI的目的喺咩」。

AI应用重点关注五方面

张荣显分析指,现时AI应用主要关注五方面,基建方面,算力能否跑得起模型;技术方面,各个模型均有不同的特点;数据方面,现时各大模型依赖的数据均是网络世界可获得的数据而作为一个训练出来的模型,但是很多时候若问及澳门的法律、文化、历史等,大型模型的数据未必足够实时,而且在训练的时候也未必会关注到澳门这个小地区,因此使用模型后出来的结果是不尽人意的,「可能会一本正经,胡说八道」。故此,若从一个全球或者全国的大型模型来说,这些是属于专属地域性或者常理知识,这些模型是相当缺乏的,所以这当中也牵涉本地数据问题。

应用方面,现时澳门朝着「 1+4 」方向发展,不同的行业应用的场景也不一样,如果使用一个通用型模型未必能够解决相关问题。他举例称,如果输入澳门某位官员的名字,在模型中可能有很多个相同名字,出来的结果未必是针对澳门,如果应用场景再结合本地数据,模型则能马上识别出提及的官员名字其实是澳门的,同一时间也可以帮助做一个网上官方的实时数据核实,这样才是在应用层面上更加「贴地」。他认为,需要视乎行业、业务、需求再决定究竟是否要引入AI,或者用哪一款AI模型,才能更加适合解决自身问题。

本地化数据更切合本地使用张荣显博士建议澳门应推出更本地化及更「贴地」的AI,再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定製AI应用产品。( 受访者提供图片)

数据安全问题方面,他指,现时使用国内AI应用程式,相关数据只是出境,并非出国,相对比较安全,但若用国外AI应用程式,牵涉一些敏感数据,那么相关数据其实已经出国,这是一个担忧。故此,张荣显介绍,目前公司利用国内的模型进行了本地化微调,增强本地化数据,令到相关应用更加切合本地使用,强调「本地化数据能够进行私有化部署,能进入不同行业的业务流程中,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定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