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倡调整城市房屋政策 满足家庭多元住屋需求
立法议员、妇联总会副会长黄洁贞日前提出书面质询整体调整城市房屋政策,满足家庭多元住屋需求。她认为,随着当前经屋供应已有一定规划并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政府土地储备充足,加上居民置业态度出现改变,现阶段开展置换制度的研究适逢其时。
图为新城A区公共房屋项目。(公共建设局官网图片)
黄洁贞日前提出书面质询整体调整城市房屋政策,满足家庭多元住屋需求。 (妇联官网图片)
黄洁贞吁透过房屋政策支持居民生育。(资料图片)
黄洁贞指出,近日,公屋房屋谘询委员会讨论修订经屋置换制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过去经屋曾出现恐慌性需求,出现有多人家团申请居住于T1单位的情况;亦有已上楼的居民生儿育女后,只能一家几口蜗居T1单位等情况,这些住户与单位户型的错配,对居民的生活质素、家庭发展及生育意愿等方面都造成影响。
冀满足不同家庭住屋需要
黄洁贞又指,值得注意的是,「五个置业阶梯」作为满足不同居民住屋需要的重要政策,不仅是经屋,还有社屋、夹屋、长者公寓及私人房屋。因此,除了要有阶梯内的置换,还需透过阶梯间的衔接,以及更明确、详细、稳定的置业阶梯与数量规划,才能长远满足不同家庭的住屋需要。此外,参考2023年经屋申请数据,年龄介乎23至44岁的个人申请者佔该组别的94%,该年龄段正是组织家庭和生儿育女的黄金时段,如何让家庭发展优先的理念应贯穿在整体房屋政政,减低他们在生育或考虑是否生育时对住屋方面的顾虑,亦是政府未来房策调整时值得关注的重点。
对此,黄洁贞提出以下三点质询︰一是运输工务司司长日前在口头质询会议回应时表示,未来将开展经屋单位置换制度的相关研究,希望可协助居民因应家庭成员的增加改善居住条件。请问预计何时具备条件开展法律谘询收集市民意见?会否将其他阶梯如社屋及夹屋间的置换衔接整体纳入相关研究,为居民构建畅通的置业上楼途径?
吁透过房屋政策支持居民生育
二是不同地方都会透过房屋政策支持居民生育,如新加坡有「育儿优先配屋计划」及「第三胎优先购屋计划」,香港有「家有初生优先配屋计划」及「家有初生优先选楼计划」。请问当局有否参考研究创设具倾斜性质的制度,透过预留一定房屋比例供相关家庭申请?
三是除了政府现有土地储备外,不同地方都会透过都市更新调控房屋的供需,满足居民对于公屋、私楼与公共设施的多种共同需求。长远而言,当局会否结合都市更新、各分区详细规划,通过政府主导,助力楼龄高及残旧的经屋重建,透过都市更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