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的士营运监管 提升行业质素
随着澳门道路环境、用车需求等情况变化,本澳的士行业营运模式不断发展,2024年,新一批的士牌照以公司形式参与公开竞投。特区政府以公司制营运的士的初衷,是希望更好地监督管理的士业务营运,提升行业整体服务质素,并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和福利待遇。但有社会声音指出,目前部分新判给的士存在个人承租现象,而非公司聘请全职司机提供服务。这一变相的转租模式有违相关规定,导致的士司机的权益未能得到应有保障,亦未能有效提升的士服务质量,显示出存在监管不足的状况。
自2024年3月公布《轻型出租汽车客运普通准照的公开竞投》判给后,特区政府持续推进新的士投运工作。截至今年1月15日,10间获判给公司合共461辆的士已投入营运,目前全澳营运的士数量逾1,750辆。然而,当中仅300辆电召的士和小部分黑的提供电召叫车功能,新一批的士中大部分仍未落实该功能,不便于居民和旅客的出行用车。政府应尽快研判扩展本澳的士的电召和网约服务,设立更加有效的监管机制,规範的士公司依法运营,回应社会大众的诉求。
另有业界人士反映,与10年前相比,本澳每辆的士每日平均行驶公里数从500公里降至373公里,即运载力下降四分之一,不少的士司机收入亦随之减少。笔者认为,政府应调查和检视本澳的士运载力下降的主因,因应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採取措施降低空驶率,并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科技,建立动态调度系统,实时监测各区的士资源并进行合理调配。
在规範的士服务方面,政府统计显示,2024年首11月共录得736宗的士违例个案,按年上升三成四。笔者建议政府,完善机制加强监管的士营运公司,确保其营运符合法例规定,杜绝违规行为损害司机及乘客的合法权益,并加强宣传教育,落实定期培训,令司机充分了解行业情况、安全驾驶準则及违规罚则等,遵纪守法减少违例现象,保障居民及旅客的乘车安全和体验。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