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澳深度融合 高铁网络「链」起发展新希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澳区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将「澳门+横琴」纳入国家高铁网络,引发广泛关注。目前,澳门与内地交通缺乏高铁直连。这种交通现状限制了人员、物资与信息的快速流通,阻碍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交通不便降低了澳门与内地城市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的效率,也制约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将「澳门+横琴」纳入国家高铁网络,在经济层面,能提升物流和人流速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澳门特色产业如旅游、会展、金融等可借此拓展市场,吸引更多内地游客与投资者。横琴可更好承接内地产业转移,推动产业多元化,促进粤澳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从区域协同发展看,高铁网络能强化澳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联繫,促进城市间功能互补与协同创新,推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助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提升大湾区国际竞争力。对澳门居民而言,高铁开通将带来更便捷的出行体验,无论是工作、学习、旅游还是探亲访友都将更省时省力,这有助于增强澳门居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内地与澳门民心相通。从国家战略角度,这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深化拓展,体现中央对澳门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助力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发展成果。
不过,该提案的落实也面临挑战。从工程技术角度,澳门和横琴地理空间有限,高铁建设需要精细规划以解决线路布局、站点设置等问题。同时,沿线地质条件複杂,增加施工难度。在跨境协调方面,由于涉及不同制度和管理体系,需要粤澳两地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进行高效沟通与协同,例如在高铁横琴站设置智能化口岸设施,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以实现高铁与澳门轻轨的“无缝对接”便捷联繫。资金筹集也是一大挑战,高铁建设投资巨大,需要多方协调确保资金充足到位。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在技术难题攻克上,组建专业团队,利用先进技术和经验,制定科学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在跨境协调方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统筹研究跨江通道技术方案与资金分担机制等问题,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在资金筹集上,可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
澳区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将澳门和横琴纳入国家高铁网络的提案,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区域发展需求。期待这一提案得到积极回应与有效推进,早日让澳门和横琴融入国家高铁网络,为区域发展带来新机遇 。

澳门汇智社理事长 黄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