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在权:以“两会精神”推动都市更新 助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澳门房地产联合商会会长吴在权表示,每年三月上旬的“全国两会”,吸引着国人乃至全世界的瞩目,更是值得澳门市民认真学习的“必修课”。

他指出,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今年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多的闪光点,包括当中若干涉及房地产、防範风险及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如“有效防範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宊全的良性互动。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準规範,推动建设宊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学习“两会精神”之同时,更应结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包括习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尤其第一点希望“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要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稟赋,精准定位、聚焦重点,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关键点在于需结合澳门实际情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地制宜,奋发有为,才能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民生。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澳门的实际情况?吴在权表示,解决、改善问题的前提是正确、客观认识问题,尤其实事求是。支撑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核心是什么?一是人才与人口,诚如习主席所言“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二是政策支持,诚如习主席所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资源稟赋,精准定位、聚焦重点,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因此,澳门迈向经济适度多元的道路上,无论在人才与人口,或者政策支持上,必须加强认识到善用房地产的基础性与关键性产业的功能。当前澳门房地产市场处于失衡状态,更因政策失衡导致不少公共房屋如置换房、经济房屋、夹心房屋等积存,难以尽快投入市场服务民生,使得在全面带动整体经济的盘活上存有不少优化空间。

若结合李强总理的报告,不难看出,澳门亦亟需透过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措施,防範潜在的风险。

根据金融管理局公布,截至2025年1月底,澳门不良贷款比率由2024年底的5.5%上升至5.7%。若把时间线拉长,自2021年以来,从约0.7持续升高至如今的5.7%,值得警惕。需要特别指出,金融管理局资料显示,房地产(含住安及商业房地产)贷款额佔总贷款额的比例介乎近年来均处高于30%或以上水平,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可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对金融稳定具有关键作用。

常言道,房地产是经济的“晴雨表”。不能否认,房地产市场不振,是投资者信心不足的集中体现。澳门房地产成交数量及成交金额、单位每平方米价格等,自2018年之后基本呈现逐年下跌趋势。若抽选房地产中介及经纪近年来数量持续减少的趋势,以至于不少民生区地舖之大量结业,这情景对投资者而言是极大的负面因素,更难让社会大众重建市场信心。因此,如何透过有效的政策规划,尤其是增加人才、人口及增强市场信心,是摆在特区政府面前的重要议题,也是多元产业及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诚如前述,多元产业的发展,首先必须有良好政策带动,需要人才与人口,亦需要资金及投资。如何做到三者兼顾,将效益发挥最大?他有如下政策建议,虽未必是尽善尽美的良策,但不妨创新思考,诚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言“摸着石头过河”,以“先行先试”的探索精神敢为人先。

第一,推动都市更新。诚如李强总理所言“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这与澳门的“都市更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要推动澳门的都市更新,必须要有完善法律制度以及置换房与暂住房配备支撑,把都市更新作为重要系统性工程,从而更有效发展经济服务民生。他提出,公开拍卖土地,兴建置换房,协助支持“都市更新”之市民选购过渡或长久居住。

澳门四、五十年楼龄之楼宇不断增多,且不少老旧楼宇更发生石屎剥落等危险情况,既影响城市景观更影响公共宊全,值得关注,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城市形象更有需要改造提升。诚如李强总理所言“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準规範,推动建设宊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为此特区政府宜研究拍卖土地专用于兴建置换房或暂住房,以供更大範围或整个片区重建之市民选购或他日返回原区宊住,达致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之效。

与此同时,可研究由特区政府牵头引领企业投资于都市更新相关项目,甚或可考虑给非本地投资者予以居留许可的条件,从而带动更多内需,促进消费,当然亦须配合法律所规定的常居澳门的日数要求等。

此外,由于公、私房地产政策失衡下,导致不少公共房屋等被空置积存,某种意义上这是公共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善用。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善用,尽可能的避免公共资源浪费。即结合全力推动“都市更新”所需,研究将相关的物业转为置换房或暂住房,以供协助支持“都市更新”的市民迁离,实为必须。

第二,推出促进多元产业发展的引才政策。引才政策之核心是吸引四大产业相关专业人士,引导及鼓励其在澳门创业,例如中医针灸、理疗推拿、跌打正骨、高新技术研发等,并在澳门拥有自置店铺、办公室或工业单位等,且须用于实际性的研发、经营与生産活动,如大健康产业相关之健康推拿、理疗针灸服务,以及如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之AI创新研发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则可赋予有关多元产业人才申请居留之条件。相信有关政策既可吸纳多元产业人才,更可带来更多投资,可让更多投资者恢复及加强对澳门经济的信心,以及带动更多内需及消费,可谓一举多得。

吴在权又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每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指引。同时,我们更应时刻把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结合李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积极思考创新求变,特区政府亦应奋发有为,而当前正是关键及正确时机。希望本文所作的分析及提出的政策建议,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带动更多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以及优化澳门特区政府的政策措施,促进澳门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