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居民赴珠最满意油站消费 意见倡引入新油品降低本澳油价
自「澳车北上」及「港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以来,珠海成为港澳居民北上消费的热门目的地。近日,一项关于港澳居民北上珠海消费满意度的排行榜显示,港澳居民对珠海加油站服务的满意度高居榜首,其亲民价格与高效服务获赞。有议员期望政府能尽早协调油商引入新油品,既能减轻驾驶者、营运车辆的负担,又能增加本澳车主留澳消费的意愿。
有意见倡政府协调现有油站引入95油,既能减轻驾驶者、营运车辆的负担,甚至可以增加留澳消费的意愿。 (资料图片)
早前,珠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首次发布港澳居民北上珠海消费满意度调查,当中显示,2024年度港澳居民在珠海消费整体满意度为8.23分,加油站、旅游、医疗、美容、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7个核心消费场景均获8分以上评价,反映珠海整体消费环境和服务品质获得认可。其中,加油站服务满意度以9.21分居首,位居所有消费场景之首,亲民价格与高效服务获赞。
有本澳车主月月北上加油
澳门居民刘先生受访时表示,自从买了私家车之后,每月均会「澳车北上」,加油一定是指定动作,除此之外还会到珠海的大型商超消费购物及维修车辆,感受不错。亦有澳门居民岑先生称,「澳车北上」目的地都在珠海,「一般都喺加油、行街、食嘢」。
粤澳两地牌车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潘冰华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珠海的加油站服务居于港澳居民北上消费满意度榜首,这一数据反映了澳门居民对价格与效率的高度认可,珠海的油价较澳门低约30%至40%,叠加口岸周边加油站布局密集、支付便捷,自然成为澳门车主的首要选择。
珠海商圈成熟受家庭游客欢迎
但是除了加油之外,珠海的商超、生鲜市场等因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亲民,成为澳门家庭採购的首选,尤其在节假日期间,港澳车牌的车辆佔相关场所的停车场半数以上。另外,还有部分澳门居民将珠海作为「中转站」,通过电商平台下单后收货,或利用周末集中採购日用品,进一步降低生活成本。而长隆海洋王国、圆明新园等景点依託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吸引大量家庭游客,医疗美容和滨海休闲玩乐也逐渐形成消费闭环。
他认为,「澳车北上」政策实施近两年,日均通关量突破3,500辆次,显着促进了大湾区要素流动,但也需要关注以下的问题,包括澳门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根据澳门餐饮联会数据显示,本澳民生区食肆于周末的客流量下降约40%,部分商家因租金、人力成本高企陷入困境,故建议珠海与澳门联动推出「跨境消费补贴」,以保障区域均衡发展。
潘冰华又表示,「澳车北上」不仅是交通政策的突破,更是大湾区深度融合的缩影。未来需在激发消费活力与保障区域均衡发展间找到平衡点,通过精准政策创新,让澳门居民的「车轮经济」持续为湾区高质量发展赋能。
议员倡引入95油
立法会议员梁孙旭去年6月曾提出书面质询,期望政府能尽早协调油商引入新油品,他指出,目前本澳仅贩售98无铅汽油,社会一直对引入95油有诉求,并尤其关注新城A区的新油站用地规划,政府亦透露日后招标时会考虑要求营运者引入新的油品;而现时正与油商研究引入新油品的适配性,以及业界需时估算输入成本。然而油品进口涉及船、车辆、管道的运输等,若届时只有新城A区一个油站能提供95油,相关成本亦未有空间下调,对此,建议政府能同时积极协调现有油站引入95油,甚至寻求新土地设置油电站,多项举措减低油价,既能减轻驾驶者、营运车辆的负担,甚至可以增加留澳消费的意愿。
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回覆称,特区政府一直关注燃料产品的供应稳定与价格变动情况,并透过跨部门燃料监察小组了解95无铅汽油供应澳门市场的可行性及面对的问题。至于燃料设施经营者,则持续研究引入95无铅汽油的适配性情况,包括需在货源供应、运输船只、油库设施、油站设备及运输车辆等方面的调整及配置,而油站方面基于面积及储存量规範等因素,对增加新油品销售亦存有限制。同时,业界需在销售环节作进一步评估,当中将结合成本、市场需求及环保政策等商业因素作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