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梨头土地庙与永福古社

沙梨头土地庙,位于澳门沙梨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背靠土山,前临浅湾,建筑风格古朴庄严,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庙内包括医灵殿、水月宫、观音巖等多个建筑,统称为「永福古社」。

关于其历史渊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与宋朝端宗的遗迹有关,但具体历史尚无确凿证据。根据民国甲子岁(1924年)重修永福古社的碑誌记载,庙宇在明末已有,并在清朝嘉庆年间进行过重修。碑文中称永福古社「曩自明季,以迄于兹」。汪兆镛称:「澳门西偏,土名沙梨头,有永福古社。石栏峻伟, 如殿陛剃,石坊题水月宫,大学士何吾驺书,年月漫灭,当在明季永曆之时」。据此大致可以判断,永福古社的建立时间为南明永曆之时。此外,清朝咸丰年间也曾对庙宇进行过增建,雕栏锦砌,台前阶下均有所修缮。

至于永福古社的名称「永福」,可能与宋朝端宗的永福陵有关,且据《微尚齐诗续稿》中的记载,沙梨头的浅水湾与宋史中的浅湾有所关联,进一步推测永福古社可能是宋末行宫或疑陵的遗址。然而,这些说法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仍属推测。

由于庙内供奉土地公婆,俗称沙梨头坊土地庙,有关名字更是延续至今,每年农曆二月初二为土地诞,过往坊人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演戏、街巷装饰、烧炮等,场面热闹非凡。

20世纪初的沙梨头土地庙全景。 (澳门记忆官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