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手 提升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
未成年人是本澳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当下,互联网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网络高度依赖。基于互联网双刃剑的特性,未成年人群体合理使用网络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和增长见识,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辨识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成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多重风险。
据政府统计资料显示,2024年内,全澳互联网使用者逾 61万人,按年增加 1.3万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4%,其中,3-14岁组别的互联网普及率达76.8%,显示出本澳互联网使用已十分普遍,并出现低龄化趋势。在全球範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已透过全面制定政策、立法和教育等手段来保障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以及提高其识别网络风险的意识。近年来,特区政府已落实了多项工作,不断健全本澳网络安全体系,亦持续关注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然而,目前涉及学生的网络诈骗、暴力及欺凌事件等仍层出不穷,时刻威胁着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多方联手,落实措施进一步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自2024年起,国家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笔者认为,政府应参考《保护条例》完善本澳政策框架,设立专责部门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明确网络平台、行业组织、社团机构、学校、家庭等的责任和目标,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合力提升未成年群体的网络安全意识。
此外,中小学校是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政府曾表示,正推进修订“基本学力要求”,并将于2024/2025 学年起有序实,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素养。希望当局儘快落实“基本学力要求”修订工作,并推出相应的措施来评估相关课程的成效,以便适时作出调整和优化;另外,应开展网络安全师资培训,为教学人员提供全面的网路安全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培训,以更科学地引导学生安全、合理使用互联网。
而对于不少地区出现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追星、打赏充值、沉迷网络游戏等行为,政府应透过调查研究掌握本澳未成年人使用和沉迷网络的情况,并根据上述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科普活动,以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让未成年人直观了解不当网络行为的危害,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网络安全知识。
议员郑安庭认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多方联手,落实措施进一步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 (资料图片)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