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影」摄影展茨林围揭幕 光影见证澳门回归前后变迁
由大三巴哪咤庙值理会、茨林围居民关注组与澳门数码摄影学会联合主办的「岁月流影:我们与澳门一起成长」摄影展,于4月2日下午4时在茨林围哪咤文化馆正式开幕。展览以三十五组澳门数码摄影学会珍藏作品为核心,依时间轴线呈现澳门回归前后的城市发展轨迹,引领观众穿梭时光,感受小城的历史脉动与文化记忆。
嘉宾参观「岁月流影:我们与澳门一起成长」摄影展。 (主办方提供图片)
开幕仪式于茨林围户外空间举行,中联办宣文部代表徐东杰、行政会委员陈家良、文化局代表杜志豪、旅游局代表李云慧、市政署代表李兆灯、澳门基金会代表黄棣乐、澳广视执委会主席罗崇雯等政府及机构代表,连同文遗委员、社团领袖及文化界知名人士逾二十人共同主礼。大三巴哪咤庙值理会会长兼策展人叶达、青年部理事长郭柏妤等陪同剪綵,场面热烈。
深挖历史光影 活化社区记忆
摄影展展出作品。(主办方提供图片)
叶达致辞表示,茨林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独特的社区故事与文化底蕴。是次展览不仅透过镜头记录城市变迁,更希望吸引年轻人走进街巷,探索本土历史脉络,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他强调,选址哪咤文化馆办展,既丰富场馆内涵,亦藉影像艺术提升公众对非遗与社区保育的关注。
郭柏妤指出,哪咤文化馆自成立以来,致力以创新形式推广哪咤信俗与非遗文化,包括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打卡」景点等。她形容展场布置犹如「时光隧道」,透过新旧影像对比,唤起观众对城市发展的共鸣,并呼吁社会共同守护文化遗产,让民间信仰与历史记忆代代相传。
名家旧照压轴 展场跨越百年
展览特别精选澳门已故摄影名家李玉田的两幅经典作品——大三巴牌坊与营地大街旧景,置于展厅中央作为「镇展之宝」。黑白影像与当代城市风貌形成强烈对比,凸显澳门从宁静小城蜕变为国际都市的历程。主办方透露,展品涵盖市井生活、建筑风貌、节庆场景等主题,部分罕见历史照片为首次公开展出。
「岁月流影:我们与澳门一起成长」摄影展即日起免费开放,展期至6月2日。市民及旅客可前往茨林围哪咤文化馆,透过镜头光影重温澳门百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