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联智库献策发展夜经济 倡设立夜间经济发展专项基金

随着本澳旅客数量上升,推动夜经济发展对于提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民联智库理事长陈冰冰表示,澳门过往素有「不夜城」之称,夜经济曾是重要支柱,但随着社会变迁,部分传统行业逐渐式微,导致夜间经济的活力减弱,难以完全满足现代旅游需求。与此同时,近年本澳举办大量演唱会和大型展演吸引不少年轻旅客群体,他们更倾向探索社区消费模式,但澳门夜间娱乐项目仍显不足,尤其是针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有待提升。 澳门过往素有「不夜城」之称,夜经济曾是重要支柱。 (经财司办公室图片)民联智库理事长陈冰冰提四点建议,倡发展「夜经济」。 (受访者提供图片)

为此,她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构建政企协同夜间经济生态系统:建议政府发挥引领作用,成立相关部门合作小组,制定「澳门夜间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并重点与内地头部文旅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借鉴内地成功IP化运营经验,结合澳门世遗资源打造具有本地特色项目。建立夜间经济联席会议机制,每季度组织博企、中小企商会、文创团体进行业态创新探讨。其次,利用智慧基建与数字赋能,开发「澳门夜游」数字化平台,集成VR实景导航,动态优惠推送和消费积分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游客动线,设立夜经济体验官宣传,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和体验。

冀善用澳门闲置土地储备

二是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推出财政激励组合拳,建议设立澳门夜间经济发展专项基金,为夜间经营企业及摊档提供水电补贴、税务及租金优惠,鼓励青年夜间创业。此外,善用澳门闲置土地储备,建议研究推行「夜用地」临时许可制度,允许18:00-6:00时段开展限定业态经营。

打造「夜宴美食」超级IP

三是打造「夜宴美食」超级IP:开发「世界美食之都」深夜认证体系,评选夜宵明星店铺,鼓励传统美食小吃店开创夜间营运。同时与美团、小红书,抖音等头部企业合作,开展「澳门夜达人」培训项目,培育本地夜间经济网红导赏员,举办夜间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由相关部门协助优秀项目资源对接。

四是保障机制建设:建议政府建立夜间经济安全联防体系,增加巡逻确保社区和消费者夜游安全,其次优化夜间公交接驳,开通主题景点夜游专线,便利游客出行;此外,制定夜间经济噪音管理标準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同时建立季度评估机制,定期检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