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火下的转型契机: 中葡平台如何为内地出口破局?
美国本週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徵关税,对内地一般商品出口至电动车、半导体等战略产业首当其冲。据中国海关数据, 2024年首季对美出口同比跌7.2%,製造业新出口订单连续三月萎缩。在此压力下,加速开拓葡语国家市场,成为内地企业突围的现实选择,而澳门的中葡平台功能正显现独特价值。
贸易壁垒倒逼市场转向:美国新关税精準打击中国「新三样」(电动车、锂电池、太阳能板),此类产品去年佔中国出口总值4.8%,却面临欧美市场双重夹击。反观葡语国家需求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加速开拓多元化市场已成当务之急,而澳门作为「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平台」的战略价值正迎来关键机遇期:
( 一 ) 关税减免网络澳门联动的葡语系国家覆盖2.6亿人口市场,中国已与巴西等9国签署贸易优惠协定。例如中巴自贸谈判啓动后,新能源车关税有望从35%逐步降减;非洲葡语系国享受欧盟免税待遇,可作为转口跳板。
( 二 ) 文化协同效应语言法律相通性降低交易成本。横琴「跨境电商+葡语客服」模式去年带动B2C交易额破20亿元。 企业可採用「澳门注册+葡语国营销」双总部模式,规避欧美反倾销税。
中葡平台不应仅是替代出口渠道,更可构建「内地製造+澳门服务+葡语市场」新链条。随横琴「分线管理」政策落地,企业能以澳门为支点,将供应链延伸至葡语国,在全球化变局中开闢新增长极。这既是应急之策,更是中国产业链升级的战略布局。

美国关税战下,澳门的中葡平台功能正显现独特价值。(新华社图片)

国际葡语市场企业家商会副理事长 梁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