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妈祖信俗非遗教育进校园 深化青年文化认同
2024年适逢「澳门妈祖信俗」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十周年,作为该信俗保护单位的澳门妈阁水陆演戏会,联同本地学术团体遗产学会,于本澳首度推出以「妈祖信俗」为主题的文化遗产教育活动,获高等院校及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为持续推动非遗普及化,双方再度携手,并获澳门旅游大学协办、澳门基金会资助,于2025年启动「非遗进校园」年度延伸活动,以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模式,深化本澳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作为系列活动首站,遗产学会代表、项目策划统筹关志和女士于4月7日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守护者与社会实践:澳门妈祖信俗」为题,向澳门旅游大学文化与遗产管理专业学生讲授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妈祖信仰与海上丝路的历史连结、澳门妈祖信俗的起源与节庆特色,并详细介绍保护单位妈阁水陆演戏会之沿革与使命。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键铨先生联同演戏会理监事成员,现场与师生展开互动交流。陈键铨强调,非遗传承需兼顾「活态保护」与创新实践,而妈祖信俗延伸活动正为学生提供跨出课堂、亲近社区的契机。学生反应热烈,围绕信俗仪式、戏棚搭建技艺等踊跃提问。

澳门妈祖信俗非遗教育进校园,深化本澳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主办方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