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困局与机遇

澳门与内地互联网生态存在天然屏障,微信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虽在澳门可用,但算法推荐逻辑不同,澳门创作者的内容往往难以触达内地用户。例如,一个澳门美食博主在抖音发布探店指南,由于IP归属澳门,平台可能默认其受众为本地用户,而非更庞大的内地市场。此外,实名认证、支付系统、内容审核标準等差异,也让澳门创作者在运营上处处受限。

澳门市场小,本地流量池有限,单纯依赖Facebook、Instagram等境外平台,商业变现空间狭窄。而内地新媒体平台的流量红利——直播带货、知识付费、品牌合作——澳门创作者却难以充分享受,因跨境物流、支付等问题,难以像内地博主一样顺利开店变现。这种“看得见、摸不着”的流量红利,让许多澳门内容创作者陷入孤岛效应。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澳门创作者或许能找到一个跳板,合作区推行“共商共建共管”模式,未来在数据流通、支付体系、物流配套等方面有望实现更大程度的互联互通。例如,澳门博主若在横琴注册公司,或能以“内地主体”身份运营账号,绕过IP限制,更直接地对接内地流量池。此外,合作区内的税收优惠、创业扶持政策,也可能降低澳门人进军内地新媒体的门槛。

澳门创作者若想真正分享内地新媒体的红利,需借助横琴这一桥樑,在账号运营、商业变现、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与内地生态接轨。未来,或许会出现一批“横琴注册、澳门创作、内地变现”的新媒体IP,打破现有的流量困局。毕竟,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只有融入更大的市场,澳门的故事才能被更多人听见。

众多澳门创作者都很想融入更大的市场,让澳门的故事能被更多人听见。 (新闻局资料图片)

澳门会展产业联合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 陈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