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调升残津助购辅具 唯听澳门:政策精准支援弱势群体

澳门特区政府在2025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社会保障优化措施,重点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其中包括调升残疾津贴及残疾金,以协助残障人士改善生活品质。相关措施获得本地听力康复服务机构「唯听澳门」的欢迎,认为政策有助于听障人士购买助听器等辅助设备,提升社会融入能力。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普通残疾津贴由每年9,000澳门元增至10,000澳门元,特别残疾津贴由18,000澳门元调升至20,000澳门元,而残疾金亦提高至每月3,900澳门元。此外,社工局与街坊总会合作的《支持残疾人士购买辅具及特殊家居设备先导计划》继续推行,最高可资助辅具费用的50%,进一步减轻经济困难人士的负担。听力师彭丽诗表示,乐见政府提升有关津贴,协助听力受损的居民购买辅具。助听器价格由9,000 至50,000 多元不等。

唯听澳门听力师彭丽诗表示,政府提高津贴金额及优化资助计划,能有效帮助听障人士购买合适的助听设备。她指出,助听器的价格差异较大,单只价格从9,000至50,000澳门元不等,而双耳听损者通常需佩戴两只,经济压力较大。新政策可让更多有需要人士获得适切支援,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及长者。

年轻族群听力受损风险上升

随着科技普及,现代人使用耳机的频率大幅增加,无论是年轻人听音乐、追剧,还是长者收听广播,长时间高音量使用耳机均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唯听澳门作为澳门主要的听力康复服务机构,近年发现年轻听损个案有所增加,部分人甚至因长期戴耳机入睡而出现早期听力退化。

彭丽诗听力师指出,听力损失通常是渐进式的,许多人初期并未察觉,直到影响日常生活才求诊。她举例,部分年轻人因工作环境嘈杂(如地盘、机械操作等)或长期使用耳机,导致高频听力下降,影响语言辨识能力,甚至出现耳鸣。此外,澳门自十多年前推行新生儿听力筛查后,能及早发现先天性听障儿童,并透过早期干预(如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改善语言发展。

她建议大家配戴耳机时要控制音量,如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每使用30-60分钟应休息;音量不宜超过最大输出的60%,尤其在嘈杂环境中;高风险行业(如建筑、製造业)员工应佩戴防噪音耳塞。并定期检查听力情况。- 40岁以上人士建议每年进行听力检查,及早发现退化迹象

助听器选购与售后支援同样重要

助听器的功能与价格差异显着,唯听澳门会根据用户的听力程度、生活需求及经济能力提供合适建议。彭丽诗表示,高端助听器(如智能数码款式)具备降噪、方向性收音、蓝牙连接等功能,适合活跃于社交或职场人士;而基础型号则能满足日常对话需求。周先生对唯听澳门的助听器及售后服务感到满意。

经历着严重弱听的周先生因年轻时长期在嘈杂的环境工作,退休后出现严重听力衰退。他最初在香港购买助听器,但效果不理想,噪音干扰大、续航短,且缺乏售后调整服务。后来经朋友介绍至唯听澳门,经听力测试后选配SmartRIC440智能助听器,其降噪功能有效过滤巴士等环境噪音,并支持快速充电,大幅提升使用体验,「这款耳机声音处理上较为细緻,尤其能减低巴士声这些白噪音,更重要是它好似后生仔嘅蓝牙耳机咁,可以随时充电,唔洗担心喺街上耳机冇电又冇得充电嘅情况出现」,而且出现问题可以回来进行调节及检查听力情况,比较方便。

彭丽诗强调,助听器并非「一买即用」,定期调试及听力追蹤至关重要。唯听澳门提供免费售后跟进,根据用户的生活变化(如听力进一步退化或环境需求改变)调整设备设定,确保最佳使用效果。

深入社区宣传听力健康举办敬老活动宣传敬老护耳知识。听力师为听力受损人士答疑解惑。

唯听澳门除了提供助听器验配服务,亦长期与学校、长者中心及医疗机构合作,举办听力健康讲座及筛查活动,如每年「世界听力日」(3月3日)均会举办医学讲座,每年10月举办敬老月免费听力检测,以及多次举办校园护耳工作坊,教导学童正确使用耳机。

同时,听力健康涉及早期预防、医疗支援、辅具适配及社会适应等多个层面,期望政府未来能够扩大听力筛查覆盖,包括学童及在职人士;优化辅具资助计划,考虑不同经济状况人士的需求;加强公众教育,减少因错误用耳导致的听力损失。

加大宣传提升社会对听力健康的重视

「唯听澳门」指出,澳门2025年施政报告对残疾津贴的调升,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政府的津贴政策结合民间机构的宣传教育,能更有效提升社会对听力健康的重视,建议当局加强针对高风险职业群体的护耳宣传,并研究扩大辅具资助範围,让更多听障人士受惠。

唯听澳门表示,将继续与政府及社区合作,推动澳门成为更包容的听力友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