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本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基石。自回归以来,特区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建设,发展至今日已建成包括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大学等在内的10所高等院校。近年,本澳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表现日益突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高等教育提质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然而,从整体上看,本澳高等教育在学科设置的前瞻性与科学性、科研资源的转化应用、以及国际化程度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2020年12月,特区政府发布《澳门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2021–2030)》这一框架性文件,提出“建设培育优秀人才的平台”、“建设引领学术科研的平台”及“建设服务特区发展的平台”三大总体目标及八个发展方向。随着“ 1+4 ”经济适度多元的深化推进,澳门高等教育及高校建设亦需持续配合转型。当前,在布局学科方面,部分高校仍存在重複设置、资源分散的情况,与本澳多元产业发展对接不够紧密;而科技研发方面,依託高校和国家实验室力量已有不少科研项目和成果涌现,但高校之间的科研平台建设缺乏统筹协调,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亦有待加强。期望政府能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支持,形成不同类型高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打造具有澳门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助力经济适度多元目标的实现。
笔者认为,首先,应针对“ 1+4 ”重点产业合理安排本澳高等教育的学科分布及招生规模,并制订相应的中、长期科学规划,推动创立具本澳特色的高教品牌学科,培养更多重点产业及新兴科技相关的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本澳及国家发展所需。
其次,由于高等院校是科研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在学术科研、技术转化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政府应有计划扩大对高等教育的科研资助,全面支撑高校进行重大项目研究,推动高校教师学生、科研人员提升科研能力,加快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并考虑推动跨校科研合作、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等,通过优势互补增强整体科研能力和竞争力。
第三,当局应推出具体措施增强本澳高校的吸引力和国际化程度,比如提升非内地国际学生比例,扩大海外学生的招生数量和层次,打造一批高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