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支持青年就业 优化职业培训体系
根据《就业调查二O二四》资料显示,十六至四十四岁的组别当中,失业人口有四千七百人,佔总数百分之六十七;就业不足人口有三千三百人,佔总数百分之六十一。议员李良汪指出,有关情况凸显现有政策的不足,既影响青年发展,亦对本澳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影响,解决青年就业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他指出,本澳现有十八万三千二百二十二名外地僱员,当中非专业外僱人数有十四万九千六百七十二人,相关岗位不少为本地失业居民符合条件且正在寻找的工种,包括六大休闲企业的文职、金融机构的柜檯、高端品牌的零售等。特区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型企业的外僱审批情况,释放部分本地僱员有意愿且有能力担任的职位,贯彻落实外僱作为补充本地劳动力不足的输入政策,确保本地居民优先及持续就业。
此外,《二O二五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提及,将增加赴内地实习岗位、延伸本澳实习计划至内地发展的澳门青年、推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计划等,为青年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机遇和条件。李良汪认为,除了支持青年到内地发展,在配合本地多元产业发展的方向上,更需加大力度作出有力支援,尤其应根据本澳行业发展需求,在现有的政策基础上,拓展更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及职业培训课程,同时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为本澳居民尤其青年人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提供职涯规划及技能培育的支援。
他称,虽然当局一直强调,在任何情况下,对于本地居民有意向及具条件担任的职位,企业必须优先聘用本地居民,但十六至四十四岁的青年群体佔失业人口总数百分之六十七及就业不足人口总数百分之六十一,加上应届毕业生即将投入劳动市场,青年就业情况越加紧张。质询当局会否认真审视现时大型企业当中符合居民意愿且具条件入职,但正由外僱担任的工种,包括六大休闲企业的文职、金融机构的柜檯、高端品牌的零售等岗位,释放相关职位,增加本地居民就业机会,以落实外僱作为补充本地劳动力不足的政策原则,确保本地居民优先及持续就业?
特区政府指出,针对澳门就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将研究设立综合的职业培训平台,因应行业调整,针对性设计课程、投放资源。然而,就青年群体因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长期投递简历无回音等问题,李良汪质询当局有何短、中期规划,如优化职业培训体系及招聘市场供需匹配机制,以提升青年群体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李良汪要求当局交代,除了支持青年到内地实习及就业,因应本澳产业转型及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区政府有否计划在劳工事务局的职业技能鉴定项目中扩充相应的专业认证範围,以配合本澳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及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立法会直选议员 李良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