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确保工期质量减低居民商户影响 城规都更前瞻规划完整步行网络

特区政府府日前公布东北大马路空中走廊建造工程的最新交通与围封安排。妇联政策研究室主任、北区社区谘询委员会委员叶咏康表示,空中走廊建设有助提升居民步行环境,但工程期间需注意对交通、环境与中小企方面的影响,并严格确保工期质量。他亦建议未来应扩大工程意见反映渠道;在城规及都更时对步行系统进行超前规划等,配合包括轻轨与巴士等公交系统的改善,引导更多居民出行习惯向「步行+ 公交」转变等,构建宜居宜行的美好家园。东北大马路空中走廊工程效果图-第一区空中走廊效果图。 (资料图片)叶咏康建议当局须严格确保工期质量,并注意工程期间对交通、环境与中小企方面的影响。(妇联官网图片)

叶咏康指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对各类道路工程建设,重点在于如何尽量控制及减低对周边居民及商户的影响。近期政府主动向社团以及在北区社谘委中介绍相关工程并听取意见,部分意见如过路设施旁的围封板採用透明式设计减低盲点,在现场增设交通指示等意见都已得到接纳。同时,是次工程亦引入线上意见反映平台,他支持有关做法,并认为未来应推广至不同部门单位发起的道路工程中使用,相关工作可在新成立的「优化道路工程协调工作组」中进行讨论,通过建立统一便捷的居民意见反映与回应渠道,提高官民间的良性互动,有效减低居民对道路工程的疑虑。

倡建完整步行系统实施计划

叶咏康续指,在地少人多车多的澳门,空中或地下步行系统有助于解决城市高密度发展带来人与车之间的冲突,实现人车分流,以及提供建筑物与公共空间的全天候、无障碍的友善步行网络。不过,现时本澳的空中步行系统,大都是先起完「楼」,后再建设空中走廊,如林茂塘、石排湾和谐大马路、基马拉斯大马路等空中走廊建设均是如此,这样在工程建设期间就难免对居民及商户带来较大影响,而居民从原本在地面步行系统过路,改变为使用空中步行系统又要面对一段适应期。

因此,他认为政府在中长期工作上,应在正编制的各分区详细规划与片区都市更新过程中,根据域特点纳入完整的空中或地下步行系统计划及实施策略,在审批具条件的大型公共及私人建筑规划条件图时,预留步行系统的公共通道和「接口」,并且在建设楼宇时同步开展步行系统工程,减低因各项工程「时间差」对社会的影响,同步改善居民居住、交通与步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