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吁当局提高资助和技术支援 鼓励业权人自愿拆卸旧楼僭建物

本澳推动旧区重建进程举步维艰,尤其是高龄楼宇僭建物问题,澳门社会民生促进会永远荣誉会长陈溥森认为,可结合都市更新「双轨」併行的方式,採用「尊重历史、分类处理、提高资助、鼓励自拆」的原则,走出一条整治大厦外墙僭建物的新路子,建议按楼宇的不同楼龄设置不同的梯级,实施不同资助标準和技术支援,鼓励业权人自愿拆卸,并可考虑採取一次性「特赦」办法解决僭建物。澳门现有各式楼宇建筑有6,000多幢,大厦外墙还附设有19万多个花笼、雨篷、冷气机架等僭建物。 (资料图片)澳门社会民生促进会永远荣誉会长陈溥森建议,当局应创设诱因鼓励旧楼业权人自愿拆卸僭建物。 (受访者提供图片)

陈溥森表示,澳门现有各式楼宇建筑有6,000多幢,但具三十年楼龄或以上的商住及工业楼宇就有4838幢,其中七层以下的低层建筑就佔有3500多幢,大厦外墙还附设有19万多个花笼、雨篷、天台、晾衫架、冷气机架、排气管等僭建物,还有数以千计的天台屋等。而为鼓励大厦业主做好大厦外墙维修保养和僭建物自愿拆卸工作,政府早在2013年3月18日便实施了《僭建物自愿拆卸资助计划》,随后在2024年10月6日又实施《楼宇维修资助及无息贷款计划》,但这两项措施都牵涉到要对单位外墙僭建物的清拆,要按原设计图纸还原建筑结构的问题,众多单位业权人便望而却步。

去年批核楼宇维修资助升近五成

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全澳共批核512个楼宇维修资助,涉及楼宇458幢,批核金额共5,500多万元。去年楼宇维修保养工程计划收到213宗申请,相较2023年的145宗,急增47%,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楼宇需要维修保养的情况在逐年加剧,在大幅上升。

陈溥森表示,对于高龄楼宇外墙僭建物,切不能漠然置之。认为澳门推行旧区重建可结合都市更新「双轨」併行的方式,採用「尊重历史、分类处理、提高资助、鼓励自拆」的原则,走出一条整治大厦外墙僭建物的新路子。建议具体以2022年8月17日实施的《都市建筑法律制度》为界,以年份往后推移分段,以10年为一个楼龄区间,延伸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止。按楼宇的不同楼龄设置不同的梯级,实施不同资助标準和技术支援,通过提高资助、折减处罚、酌情放宽还原要求、消除物业登记附注等,以较大的诱因,鼓励业权人自愿拆卸,楼龄越高越优先考虑。

他称,早年在坊间也有长痛不如短痛的讲法,建议当局採取一次性「特赦」办法解决僭建物,有关意见虽存有争议,但也不失为一条可考虑的途径,希望当局能广开言路,聆听各方意见,集思广益用新思维破解老问题,令老区旧街通过重建在更新提质中,展现新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