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制度之外: 澳门基层劳动力的「隐形天花板」如何打破?

澳门近年积极推动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但最新数据显示,基层劳动力正面临更严峻的技能落差困境。根据2024年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报告,中小企业僱员参与职业培训的比例仅微升至21%,而职业教育投入佔GDP比例仍停留在0.32%,与高端人才引进的庞大资源形成强烈对比。

这道「隐形天花板」在去年显得更为突出。以博彩业为例,虽然从业人员佔劳动人口18.5%,按首季数据显示,参与数字技能培训的比例不足15%。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新引进的高端人才中,93%集中在科技和金融领域,而本地基层劳动力转型配套却严重不足。澳门工联最新调查更指出,65%的基层员工认为现有培训课程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

要破解这一困局,澳门需要更积极的变革。首先,应借鑒韩国"终身教育券"制度,为基层劳动者提供每人每年1.5万澳门元的培训津贴。其次,必须建立企业培训税务优惠机制,将培训支出抵扣税额比例提高至150%。最重要的是,要成立由政企学三方组成的"技能认证委员会",确保培训内容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只有当人才政策真正向下扎根,澳门的经济转型才能创造全民共享的发展红利。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青委副主任 黄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