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心促消费 续助消费市场回暖
今年首季旅客人均非博彩消费为 1,989元,按年减少 13.2%。受外围环境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影响,旅客消费习惯及模式仍在不断变化当中,对于促进本地消费市场畅旺带来挑战。
事实上,当局正着力推动本地消费市场回暖,例如把 “投资于人”的理念贯穿到施政工作中,透过“加码”民生福利政策,更精準帮助“一老一小”、残疾人士和弱势等重点人群减负;再如推出社区消费大奖赏,带动本地消费氛围;又如推出“三层式”支持方案,培育一批具备创新理念和独特魅力的企业,提升本地市场对年轻客群的吸引力等等,从不同层面破解制约消费问题。
随着区域融合发展,大湾区旅客有望成为填补居民消费外移缺口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当局透过将国际知名IP品牌的卡通人物带到社区等举措,为区内商户创造丁财两旺的契机,特别是从近期相关活动主题巴士预约名额爆满、社媒热度持续攀升来看,该活动或可成为破解社区经济闷局的成功案例,值得当局反覆观察,未来针对性地提高不同社区的经济活力。
为拉动消费维持经济增长,有关方面宜继续创造条件,协助居民增收减负重塑消费习惯,引客入区保持社区经济增长动能,“两条腿走路”持续助力本地消费市场回暖。首先,当局宜审视今期社区消费大奖赏的成效,优化中券比率,以免日后再推出同类活动时出现热度逐步下降的情况。
其次,应继续把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抓手,鼓励博企及有能力企业加大开发非博彩项目的投入,创造更多优质岗位,并设立推出综合职业培训平台的时间表,帮助更多居民在高质量岗位上就业,以起增收减压、生活更有保障、提升消费能力和意愿的作用。
再次,应扩大国际IP角色大型打卡装置与社区的联动,一是可考虑在节假日增加主题巴士的车次,避免远道而来的旅客败兴而归,二是因应暑假,增加快闪见面会的频率,持续提高社区的关注度,三是加强活动周边与附近商户的联动,满足旅客对活动在地化商品的需求。
最后,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善用澳门中葡平台的作用下,当局应加强政策推广,合理引导他们立足本地市场,避免店舖种类与旅客来源地过于雷同,避免削弱旅客社区游转的意欲和本澳拓展多元客源市场的工作成效。

澳门经济民生联盟副理事长 李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