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入大小院校 助澳门发展教育造知识殿堂
澳门中小学图书馆的设置,彰显了本地区对教育的重视。据资料显示,澳门中小学及幼稚园图书馆(室)数量近百,规模与藏书量各异。其中,较早成立的中学图书馆可追溯至马礼逊纪念学校图书馆(1835—1839年)。值得注意的是,澳门莲峰庙内的莲峰普济小学,其创办之初便寄望图书馆能发挥兴学育人作用,这从校内楹联「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中可窥一斑。
回归初期,澳门中小学图书馆条件参差不齐。为推动校园阅读风气,2004年教育暨青年局推出「学校阅读优化计划」,要求各校设立或优化图书馆,并予以资助。该计划促使学校扩大馆舍、增加藏书、购置设备,并加强图书馆专业人才培训。学生们也对图书馆抱有特别期待,他们心目中的图书馆是自由、舒适的阅读空间。
大专院校图书馆方面,耶稣会于1728年创办的圣若瑟修院图书馆至今仍存。目前,澳门多所高等院校图书馆向市民开放,其中以澳门大学图书馆规模最大。该馆历史悠久,经历多次搬迁与扩建,现已成为标誌性建筑。其他如澳门科技大学、理工大学等高校图书馆也各具特色,承担着学术资源保存与传播的重任。各院校图书馆还积极开展文献传递、学术交流等活动,成为知识的殿堂。

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设于澳门城市大学。(澳门记忆官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