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澳门现金分享计划调整的思考

近期,澳门政府完善现金分享计划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举措背后其实有着政府的诸多考量。

无可否认,现金分享是一项对澳门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的政策,它有利于政府优化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自2008年实施以来,现金分享计划在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抗击通胀及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已成为澳门居民共享发展红利的重要途径。

然而,政府财政资源并非无限,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后,澳门经济遭受重创,恢复仍需时日,加之正处于经济适度转型的过渡关键期,澳门政府若要大力发展其他行业,实现经济多元化,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每一项惠民政策的实施都需要政府谨慎权衡、精打细算 。现金分享计划的核心目标是让澳门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切实保障本地民生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优先确保资金能够精准地投入到最有需要的群体以及对澳门本地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的领域,从而让有限的资金髮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虽然从公开资料来看,香港未能像其他大湾区城市一样,被纳入豁免条件中,但在此次完善计划里,“在外地为已在社会保障基金登记的雇主工作” 以及“为负担居于澳门的家庭成员主要生活费而在外地工作”这两项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特殊情况的有效补充。它们关注到那些虽然身处外地,但工作关係与澳门社会保障体系紧密相连,以及对澳门家庭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人群,确保这些特殊群体在符合条件时仍能享受现金分享,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与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条件调整可能带来的社会争议。至于是否是因为考虑到在香港和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澳门居民平均收入有很大差距而做出这样的调整,这或许也是政府考量的因素之一 。

事实上,任何一项惠民政策都难以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政策在制定和推行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如财政状况、社会需求、政策目标等。从长远来看,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儘管每一次政策变动都可能引发争议,但这也是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公共政策,提升社会福祉的过程。我们应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政策调整,理解政府在平衡各方利益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共同推动澳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政府在后续也可进一步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交流,及时解答疑问,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政策细节,从而让现金分享计划以及其他惠民政策在促进澳门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全体澳门居民都能从中受益,共同推动澳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澳门汇智社理事长 黄慧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