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不宜限制外僱数目比例 以免影响企业营运及经济发展

儘管疫后澳门经济开始逐步复苏,但就业问题依然严峻,有议员提出书面质询,促请当局明确行业及职位的外僱比例,以保障本地人就业。劳工事务局回覆称,为配合澳门构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及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不适宜对不同行业和职种的外僱数目设置固定比例或不恰当限制,以免对企业的营运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林宇滔书面质询中提到,根据《 2024年就业调查报告》,本地居民失业率为2.4%,数字虽回落到一个较低水平,但本地居民的就业不足率却达到1.8%,相比起2019年的0.6%,数据急升近三倍,且当中月薪少于8,000元的人士佔56.6%,一 周工作时数少于20小时的佔58.9%,上述数据还未包含境外居住而又就业于本澳的澳门居民,可见就业问题仍非常严峻。当局指,不适宜对不同行业和职种的外地僱员数目设置固定比例或作出不恰当限制,以免对企业营运及社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资料图片)

林宇滔关注当局会否有实际及恆常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如减少目前外僱总量、每年制订明确外僱上限、明确行业及职位的外僱比例,制订更多本地人愿意担任、且不能输入外僱的职种等,依法依规保障本地人就业?

劳工局回覆称,特区政府一直恪守外地僱员仅是补充本地人力资源不足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下,对于本地居民有意向及具条件担任的职位,企业必须优先聘用本地居民。

劳工局去年助1.4万人次就业

根据统计暨普查局资料,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的本地居民失业率为2.3%,失业居民约6,800人,已回复至疫情前水平;2025年2月的外地僱员人数为18万3,222人,较2019年12月减少13,316人。同时,2024 年全年,局方透过各项就业配对措施共协助14,699人次成功就业。

劳工局又指,为配合澳门构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及经济适度多元发展需要,宜在人资方面作出更灵活、更务实的调控。因而对于外地僱员的审批,不适宜对不同行业和职种的外地僱员数目设置固定比例或作出不恰当限制,当中尤其对于高强度劳动力、须轮班工作、缺乏且较少本地人愿意从事的职位,须适度输入外地僱员作补充,以免对企业的营运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局方会持续密切关注本澳劳动市场的供需变化,动态调控外地僱员数量,多措并举支援本澳居民就业和提升就业竞争力,以及依法保障本地居民优先就业的权益。

575人被纳入建议引进人才名单

林宇滔又关注人才引进计划的成效。人才发展委员会回覆称,两期人才引进计划共收到2,079宗申请,当中有575名申请人被纳入「建议引进人才名单」,其中与四大重点发展产业相关的优秀人才有122名,有431名高级专业人才。至于工作年资方面,优秀 人才平均为14.3年,高级专业人才平均为12.1年。至于人才的专业背景,两期均以教研人员居多,有225名,佔建议名单总人数的39.1%。

人才发展委员会强调,这批具资历的教研人员,有不少已在澳或将会来澳从事学术和培育工作,对培养澳门人才可发挥前沿引领和带教作用,做到「引才」和「育才」环节相互紧扣。

劳工局:适时让外僱「退场」

由行政长官批示设立及经济财政司司长戴建业担任组长的「促进就业协调工作组」日前举行首次会议,工作组成员之一劳工事务局局长陈元童表示,现时本澳有约18万外地僱员,主要从事酒店餐饮和建筑行业,当局会持续收集各行业的工作岗位需求,适时让外地僱员「退场」,以保障本地居民就业。劳工局去年共协助14,699人次成功就业。图为青年就业博览会。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