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局与突围:澳门青年为何"非走不可" ? 在地发展的破茧之路
澳门特区政府有需要重新调整政策重心,制定系统性方案提升本地青年就业竞争力。首要之务是建立"澳门青年就业保障计划",规定所有获政府资助的企业必须提供不少于30%的初级管理职位予本地青年及本地永久居民,并设立阶梯式薪资补贴制度。同时应改革教育体系,推动"产学结合2.0",要求六大综合度假村每年提供500个带薪实习岗位,并承诺实习期满后60%转正率。针对中小企业,可推出"青年聘用税务优惠 ",每聘用一名本地应届毕业生及本地永久居民可获3年50%薪金税减免。
在平衡外僱与本地人就业方面,建议实施"外僱岗位审核机制3.0":一是建立动态外僱配额制度,按行业失业率调整外僱比例;二是设立"外僱技能转移基金",要求聘用外僱的企业必须为每名外僱安排两名本地学徒;三是推行"澳门人才认证计画",重点培养本地青年担任中高层管理职位。同时要优化横琴政策,规定赴横琴发展的企业必须将30%核心岗位留在澳门本地,并建立"澳门- 横琴人才流动平台",确保发展红利双向共用。这些措施既能保障本地青年就业权益,又能促进区域人才良性互动。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青委副主任 黄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