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完善道路交通法 缔更安全顺畅出行环境

立法会小组会正审议《道路交通法》修订法案,新文本引入“道路交通违法记分制”,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记分,累计超过十八分或以上将注销驾驶资格,并设有“清零”机制等。

社会有声音指出,当局应向公众明确解释不同违法行为的分值设定,并定期优化记分分值及项目,以体现记分标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例如,新文本把逆驶等行为列入记分範围,而考虑到本澳複杂的交通环境,违例泊车亦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因此将违泊或逆驶列入记分範围与否,确实值得商榷。

与此同时,新文本提出“驾驶者在驾驶时禁止手持、操作或观看流动电话、其他电信工具及影视设备,但使用导航等行车协助功能和免提功能通话除外”。对此,现行法律已明确禁止驾驶员在驾驶时使用流动电话,惟在实际应用中,例如网约的士司机或须在行驶中确认接载乘客等讯息,又例如驾驶者在行驶中输入导航目的地亦会容易分神,故当局宜更精準制定相关行文,避免因可操作性而令司机及执法人员陷入两难的局面。

此外,行人作为道路使用者,同样受到《道路交通法》所规範。截止今年四月底,行人违法过马路共三千二百五十二宗,较去年同期略为下降。当局宜把握此次修法契机,考虑以调升罚款金额或附加义务等方式,适当提高行人交通违法成本,并继续过往行之有效的工作,加强行人的道路安全意识,亦应寻找方法向旅客作出宣导,如在网络媒体或各大口岸加强宣传,而过程中亦应持续优化交通环境,理顺行车秩序及加强行人过路安全。

目前,全澳注册机动车逾廿五点二万辆,而今年首四个月交通意外共四千七百六十二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约五个百分点,反映当局在交通整治及优化、宣传教育和执法的工作渐见成效。惟在人车争路时有发生的情况下,有关方面仍须加倍努力,尽可能降低职业司机被暂停或注销驾驶资格的机会,尤其新例下重新考取驾照至少需时数月,对职业司机及其家庭经济都会造成巨大压力。

缔造更安全顺畅的出行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续完善法律,使《道路交通法》紧贴社会发展的步伐,真正发挥改善交通环境的作用,还要坚持综合整治、源头治理交通黑点和隐患,减少交通意外的发生,同时亦需加强宣教,切实提高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澳门经济民生联盟理事 林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