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商业据点——草堆街 澳门历史与商业的见证者
草堆街承载着澳门数百年历史与文化,曾经布匹服装和金饰业林立,后来更吸引各行各业在此营商,成为澳门的经济重心,随着1918年新马路正式通车后,逐渐被取代,退出历史舞台。然而这条长达300米的历史街区,见证澳门数百年历史,适逢特区政府推出历史片区活化计划,携手金沙中国联动中小企重新激活草堆街,让这条曾经是澳门商业重心的街道重新焕发活力。
草堆街与其他街区庆祝建国四周年的国庆牌楼(上),与现时街道景观(下)有很大变化。(澳门记忆官网图片及相关机构提供图片)
随着清朝在1684年解除海禁,允许与来华外商进行贸易往来,并在澳门设置粤海关监督行台,澳门逐渐成为中国全球贸易的战略枢纽。商业的扩张带来了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昔日属于港口沿岸的草堆街一带,因自然淤积及人工填海造地,逐渐成为了陆地。草堆街当时还只是一片被称为「草堆」的滩涂乾地,尚未形成街道的雏形,从西江沿途运来的柴草在此卸下,再被集中运送到地势较高的卖草地街,用作火柴燃料、搭建棚寮的建筑材料,以及餵养驻军骡马的饲料。这片看似不起眼的滩涂,却悄然孕育了澳门未来的商业繁华。
华商兴建店屋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十月,来自广州的漆垚峰向香山县察请在草堆街建造店屋:「窃澳门地窄,往来客民苦无栖止,今查得草堆有官地一段,久经奉拔,归入新庙,批与民人建造,计地纳租,以为庙中香火。现有余地,尧情愿领批捐建店屋,往来居住。为此,稟恳一视同仁,饬发新庙首事,公同丈量,计亩升租,照例依期送纳,不得迟误。循例发批,交执为据,神人两便,上诉大老爷台前作主施行。」
同年十二月,香山县丞周飞鸿饬谕新庙首事叶恆澍,同意漆垚峰等人稟请,并要求叶恆澍协助办理。之后,漆垚峰、胡连官在草堆地方大筑墙基,建造铺屋多间。此举遭到澳葡的强烈反对。澳葡以漆垚峰、胡连官「白地添造,已属违例,而且欺夷佔地,情实难堪」为由,鼓动同利店、庆春堂、和利栈、泰来店等30多家华人商铺,稟请香山县丞,要求「即押漆师爷、胡连官立时停工,将墙基拆毁净尽。」香山县衙认为澳葡「不晓事理」,乃严词驳回。 漆垚峰、胡连官得到官府的支持,实现了兴建店铺的计划。原来在草堆街搭建篷寮的华人商贩乘势大兴土木,建盖铺屋六七十家,将此地佔为己有。从此,草堆街成为墟市,并成为最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
布匹金饰商号林立
草堆街的葡文名称为「Rua das Estalagens 」,意为旅店,这反映了19世纪草堆街为过境的商人和旅客提供住宿的特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堆街逐渐成为布匹服装和金饰业等行业的集中地,裁缝和打金师傅的辛勤劳动为这条街道增添了独特的商业氛围。老字号银宫疋头公司和天盛金舖至今仍在草堆街坚守,见证着这条街道的商业传承。
草堆街曾是内港通往澳门市中心的必经之道,在新马路(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通车前,商贾与工人络绎不绝。然而,随着内港客货运码头的转移和新晋商业街的出现,草堆街的商业地位逐渐边缘化。曾经盛极一时的布匹业,随着纺织高度工业化与购物商场的兴起而式微。然而,草堆街的历史魅力并未因此消逝。百年建筑和传统老店与创意新店在这里相融共生,共同诉说着草堆街的前世今生。
草堆街的商业繁荣曾一度达到顶峰。1920年,澳门渔业人口超过6万人,佔当时总人口的75%,而位于草堆街的金行也迎来了高峰。渔民们重视传统礼节,嫁娶满月多会送金致贺,也会购买金饰穿戴在身作为储蓄保值的方法。这使得草堆街的金行业异常繁荣,成为当时澳门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开创华人西医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先生开始亦曾在澳门托迹行医,在澳门草堆街八十号创设「中西药局」,赠医施药。
1892年7月,孙中山先生以首名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获得行医资格,同年9月,在何穗田等引荐下来到澳门镜湖医院义诊,成为澳门首位华人执业西医师,由于医术精湛,很快就声名大盛。不久又在议事亭前地16A号仁慈堂右邻的写字楼开设私人诊所「孙医馆」。
当时镜湖医院未设西药房,葡人药房又拒绝给孙先生病人供药。由于孙中山先生「常轻财义重,毁家救国,因此素无积蓄」,他商得吴节薇做担保人,向镜湖医院药局借银二千元,以为购办西药之用。
1893年7月29日,孙中山先生在草堆街 80号开办中西药局。此后一段时间,孙先生每日分时段在中西药局、镜湖医院、孙医馆应诊。
可惜孙中山先生在澳门所设之中西药局历时
很短暂,翌年便迁往广州,易名东西药局。据《孙中山先生别传》称:「先生设医馆于澳门,为葡医所忌,遂迁往广州。」因为当时孙中山先生在澳门以西法行医,实开澳门华人西医之始。
孙中山先生在草堆街八十号开设的中西药局。
由草堆街、关前街和营地大街商行组成的三街会馆。 (澳门记忆官网图片)
创业方案募集活化草堆街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草堆街的商业地位逐渐被新马路等新兴商业街区所取代。儘管如此,草堆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依然不容忽视。适逢特区政府推出历史片区活化计划,并由六大综合旅游休闲企业联动本澳中小企业及文化领域专业人才,开展广泛多样及长期的合作和规划。而草堆街正是交由金沙中国负责的其中一个片区。
金沙中国片区活化项目以「重塑、激活、融旧立新」作为整体活化理念。公司透过集结社区力量,通过粉饰店舖铁闸以及推出创业方案募集等,吸引企业进驻草堆街,刺激文旅经济。
金沙中国早前已透过举办「草堆街创业方案大募集」活动,优选七间新店舖先后落户街区,寄望这一批有理想、具创意的本澳青年,以活力和热诚为草堆街带来新气象,盘活街区经济,推动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自2024年7月15日结果公布至今,已有六间商户进驻街区,为草堆街注入动力。
草堆街作为澳门历史与商业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儘管时代变迁带来了挑战,但草堆街依然保持着韧性和独特的魅力。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澳门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特色商业氛围,体验到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草堆街的故事仍在续写,永不停息地见证着澳门的繁荣与发展。
孙中山先生向镜湖医院药局第二笔借款揭单。 (澳门记忆官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