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滨海旅游产品 丰富一中心内涵

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社会一直有声音提出,本澳需整合资源,持续优化和丰富旅游产品,以保持在旅游方面的吸引力。

近日出台的《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明确粤港澳在海洋产业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务求促进海洋产业协同发展。《条例》提出粤港澳将推动游艇展会与赛事等交流合作、探索开发跨境游艇旅游产品及促进三地游艇互认互通等具体举措,将有力支持澳门善用海洋资源提高自身旅游吸引力。

事实上,本澳近年透过执行《海洋功能区划》、《海域规划》,以及推进《海域使用法》立法等工作,加强海域管理利用,为发展海洋旅游及海上体育提供有利条件。而且,不论是澳门国际综合旅游文化区关于打造滨海综合旅游地的构想,还是《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中开发滨海旅游产品的部署,以至南岸海滨绿廊建成后将提供优质大型的海滨休闲康乐空间,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都贯穿其中。

水质好坏关係着海洋旅游及海上体育的发展,更是人们亲水与否的关键。当前澳门海域非金属污染物治理面临新挑战,离岸水质较沿岸为佳,期望当局加强宣教,提高社会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减少本澳周边水体受污染物及固体废物直接污染的机会。

目前,游艇自由行成效有待改善,当局不妨藉着《条例》的施行,与广东省研究推出吸引湾区游艇来澳的举措,如简化相关手续和调低清关等费用,又如儘快推进合条件的港澳游艇自由行入粤免担保政策落地,从更宽领域助力市场推出更多优质的大湾区一程多站旅游产品。此外,期望当局在举办大型海上体育盛事期间,能够设置海上运动体验区,培养相关运动项目的群众基础,丰富人们游玩体验。

总括而言,本澳宜革新思维,利用好已有资源优势,紧跟世界推出更多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步伐,以旅客为中心开发一批吸引力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使“一中心”内涵更丰富多彩,让澳门与旅客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黏性,打造经济新亮点。

澳门经济民生联盟副秘书长 伍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