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
特区政府在今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优化青年政策,为青年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环境和条件。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青少年除了面对成长阶段的各种压力,亦有网络成瘾及不良信息干扰等风险;需要由政府牵头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为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成长环境,包括加强家庭和社会关怀,增加活动空间,以及提供适切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支援服务等,进一步巩固青少年身心健康。为此本人建议:
一、当局持续加强心理教育和防範青少年接触网上不良资讯。建议当局将网络素养教育关口前移,加强关注青少年使用网络情况,通过学校、家长会或亲子工作坊等形式,强化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透过电信营运商加强推广具过滤功能的上网服务,从源头上为青少年阻隔涉及暴力、色情和歧视等不良网上内容。
二、加强支持学生辅导员发挥职能。据反映,学生辅导工作面对不少压力,需要足够比例的人手开展个案辅导、与学生接触和建立互信,持续跟进较複杂个案等,而人员缺乏专业认证和晋升空间。期望当局持续检视学生辅导员的人手编製和工作压力,加强资源投放,建立稳定的专业团队,更精準发挥学辅的角色和职能。
三、支持心理辅导人员专业发展,加强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建议当局加强对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认可,确立专业发展方向,研究推行认证制度,加强投放资源,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社区预防教育、个案辅导和支援协助等工作。
四、运动和文化休闲活动的参与,有助强健体魄和促进心理健康,提升青少年抗压力、自我认同及情绪调节能力。期望政府持续善用闲置土地和公用物业空间,兴建更多体育文化设施;让青少年和居民尤其是亲子共同参与,整体促进本澳居民的心理健康。
立法会直选议员 李静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