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优化扶持措施 助青年就业

随着本澳社会经济复甦,政府逐步推进各项就业扶持措施,令本澳的整体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值得留意的是,现时,年轻群体及高学历群体,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

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学历的失业人口较上季有所上升,佔到总数的50%左右。而过往经验表明,即将到来的毕业季,将释放超过8000名本地高校毕业生。但由于企业招聘意愿持续低迷,社会忧虑,即使应届毕业生降低薪资期望,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不仅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更可能打击青年对未来的信心,影响社会长远发展。

不少应届毕业生表示,就业压力较大。一方面,传统支柱产业如旅游、博彩招聘需求萎缩,而新兴产业如金融科技、大健康等却因本澳高校未有大量对应专业,难以吸纳具相关技能的毕业生。另一方面,部分青年对横琴深合区等跨境就业机会持观望态度,担心薪酬落差、生活适应等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许多毕业生反映,现有的职业培训课程与实际职场需求存在脱节,难以有效提升竞争力。 为进一步改善毕业生就业环境,政府应从多个层面支持青年就业。

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应加强产业与教育的对接,推动高校与重点企业合作开设实务课程,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现时,本澳正大力发展“1+4”重点产业,就业及人资市场的需求随之发生转变。应联合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设更多与四大产业需求匹配的专业培训课程,如大健康、金融、文旅、高新科技等,既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应届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亦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二,进一步优化「职出前程」实习计划内容,增加高需求领域的实习岗位,应统计参与者经过数月的实习培训后,签约留用的情况,并支持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多岗位机会,在实习结束后通过考核、评估等方式,聘用能力匹配的应届毕业实习生成为正式员工,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

第三,深化横琴就业支持,协助更多有志投身深合区建设的青年人进行就业配对。应积极收集目前在深合区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所遇到的困难,并为其寻求解决办法;在深合区补贴的基础上配套通勤津贴和横琴青年公寓,消除青年跨境就业的后顾之忧。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转型。希望政府继续推出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为青年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