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讨「打卡经济」成本效益 推出真正促消费措施
本澳卫星赌场将于年底前全部退场,对于卫星场较集中的新口岸区,卫星场结业对未来商户经营环境的影响备受社会关注。当局早前在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将针对新口岸区吸引客流及改善营商环境,推出多项措施。
对于吸引客流的措施,近期政府已一连推出两个大型「打卡」项目,包括由经济及科技发展局主办的「Sanrio characters 梦幻花园」,以及旅游局主办的「与POP MART漫游澳门」。翻查相关採购资讯,「Sanrio characters 梦幻花园」由工商业发展基金以直接磋商形式批出,项目统筹、打卡装置设计製作及系列活动的筹办服务的判给金额为1,680万澳门元,宣传推广设计製作服务的判给金额逾207 万澳门元。而「与POP MART漫游澳门」的服务则由旅游基金以800 万港元直接判给。
目前上述两个推广项目正在进行中,但两项目直接耗费公帑2,687万元,最终能否直接带动社区经济及中小企生意,以及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却成有疑问。
为此,本人向当局提出以下质询:一、当局所谓引入国际IP打卡装置的计划,就算能够吸引旅客,周边商户也难以吸引倘有的旅客消费,当局在推动相关项目时,到底有否衡量成本效益及订立目标,并于事后公布项目效益及活动成效,确保公众能有效监督公帑使用能达到预期效果?当局有否分析该区的客源种类及商业性质,以及未来趋势研究针对性的方案措施,以确保善用公帑,而非为用而用?
二、《工商业发展基金》和《旅游基金》一连推出赞助两个大型IP合作项目共2,687万元公帑,按照依法施政的原则,当局到底是按照行政法规内哪些标準挑选是次的IP合作项目?事前为何没有公布两项目预期达到什哪些成效及有何具体经济效益指标?事后会否公布及如何监督及审视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三、近期经科局及旅游局分别推出的两项IP合作项目,不仅活动期重叠,活动内容亦十分相似,都是消费抽奖送赠IP礼品,而且均没有与商户有直接合作,或赋权商户使用IP,有餐饮业商户表示原本以为可以在活动期间与IP联名推出限定食品饮品,发挥更大IP效应吸引消费,但结果是商户若要联名只能自行洽商,与项目无关 。到底政府在举办大型宣传项目时是否有年度计划并进行跨部门的交流沟通;若有,为何安排是次两个活动的期间重叠且活动内容几乎一样?对于政府与IP合作却没有让商户参与其中,当局有否在活动前及活动期间持续谘询及收集业界相关意见?当局未来会如何改善,确保计划能够与地区商户共同合作发挥更大的宣传效益,确保公帑善用?
立法会直选议员 林宇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