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网民近半使用生成式AI 六成七使用者最常用DeepSeek
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昨(25)日公布,澳门居民的上网率近年均维持在93%的高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8%),手机上网率(91%)与上网率接近,中老年人的上网率持续增长,60岁以上老年人群的上网率近70%。此外,近年火热的生成式AI在澳门快速普及,网民的认知率近80%,使用率近50%。学会建议社会各界协作营造AI落地应用环境,确保AI的创新成果惠及广大澳门居民。
调查指近年火热的生成式AI在澳门快速普及,网民的认知率近80%,使用率近50%。 (新华社图片)
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公布第二十三次「 澳门居民互联网使用年度调查 」结果。 (主办方提供图片)
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昨日公布第23次「澳门居民互联网使用年度调查」,结果显示,消闲娱乐为网民最主要的上网目的。91%网民在网上浏览视频或影片、81%网民在网上听歌、64%玩网络/手机游戏。
社交媒体使用方面,网民的社交媒体使用率高达99%,几乎全员使用。同时,社交媒体在澳门的使用呈现高度集中与多元化并存的特点。微信佔据主导地位,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率均接近90%或以上;未成年网民的YouTube使用率较高,女性、18至54岁及高学历网民的小红书使用率较高,18至34岁、高学历人群更偏好Instagram、抖音、Bilibili、微博、Threads及Telegram等平台。
结果亦显示,互联网深入融入居民生活,各类生活服务转向线上,电子政务应用持续普及(成年网民:81%)、网民中65%使用网上理财/银行,64%使用网络订餐,53%使用网上预约,52%在网上预订旅游服务/产品,46%在网上叫车,48%在网上医院挂号/问诊,40%网上开会/视像会议。
81%成年网民在网上购物
网购成为网民普遍的消费习惯,81%成年网民在网上购物,每月网购的金额平均佔每月总支出的13%。网购者中51%表示近三年网购的频率增加,两成透过直播购物,21%表示自己在网购时易产生即兴消费。手机支付已成为澳门网民主流的支付方式,成年网民的手机支付比率接近90%,且88%表示在实体店购物时首选手机支付。
澳门互联网研究学会理事长盛绮娜表示,中小企业可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和智慧应用提升服务品质,将数据洞察转化为精準营销,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提升服务品质,将数据洞察转化为精準营销,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
生成式AI主要用于搜索及回答
此外,近年火热的生成式AI在澳门快速普及,网民的认知率近八成,使用率近五成,年轻群体、学生、就业人士为主要使用人群,网民主要使用生成式AI用于获取/搜寻资讯、回答问题,使用频率以每星期一次或几次(37%)最常见。DeepSeek为生成式AI使用者最常用的AI工具(67%),其次为ChatGPT(47%)。
使用者对生成式AI对学习与工作的帮助评价整体平均达3.7分(满分5分),显示较多使用者认为生成式AI对学习/工作有帮助,且使用生成式AI 频率越高的网民,评价「生成式AI」有帮助的程度越高。此外,近六成网民未来愿意使用生成式AI,且较多使用者认为生成式AI对学习/工作有帮助,展现了其推动澳门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力。
吁各界携手营造AI落地应用环境
盛绮娜认为,社会各界可协作营造AI落地应用环境,政府可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推进应用示範,让其转化为「生活基建」,并关注新技术对本澳就业结构的潜在影响,前瞻性地规划劳动技能培训体系;学界可将生成式AI融入教学实践以革新教育模式,并将AI素养培育下沉至基础教育;企业可立足本土需求进行创新,开发贴合实际的场景化解决方案,确保AI的创新成果惠及广大澳门居民。
发布会同场举办了「生成式AI应用工作坊」,易研信息科技营运总监冯斯敏表示,当前生成式AI在个人层面的应用日趋普及,但主要应用仍集中在提问、写文案层面为主,而企业在应用时,普遍面对工具选择困难、不易与实务工作结合及技术落地的难题。她表示,如何跨越浅尝辄止的阶段,筛选出最适合的AI解决方案,令生成式AI超越简单的辅助功能,深度整合并重塑为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发挥出AI的真正价值,是未来需重点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