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李锦记 小蚝油成就大品牌的传奇

位于新马路的李锦记门市。(区智聪提供摘自「澳门记忆」文史网)

澳门,这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璀璨明珠,不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博彩业闻名遐迩,更以其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片土地上,从传统的葡国菜到地道的中式佳餚,再到融合创新的美食,每一道菜餚都承载着澳门的历史与变迁。而在众多美食中,蚝油作为中式烹饪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其背后的故事更是与澳门的发展紧密相连,其中尤以李锦记蚝油最为人所熟知。

蚝油诞生

故事始于19世纪末的广东新会,李锦裳,这位后来成为李锦记创始人的年轻人,因一次见义勇为得罪了当地恶霸,不得不离开家乡,带着母亲来到香山县南水墟(今珠海市南水镇)定居。

南水墟以盛产生蚝而闻名,李锦裳为了补贴家用,开始烹煮朋友送来的蚝豉并在茶寮出售。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忘记了熄灭炉火,待发现时,煮蚝后留下的蚝汁已浓缩了蚝豉的精华,味道鲜美无比。这一髮现,不仅让李锦裳意外地创造出了最早的蚝油。其后,李锦裳再把蚝汁用调味料加以改良,成为最早的蚝油出售,结果深受大众喜爱。终于,李锦裳在1888年成立李锦记蚝油庄出售蚝油。

在没有专利权的时代,只要知道蚝油的製作方法,就能开设自家的蚝油。在李锦记成立之后,很多后起之秀也纷纷出现,一时间广东地区的蚝油庄开得成行成市,蚝油业可谓百花齐放。在李锦记门市设置的庆祝建国十五周年国庆门楼彩牌。(澳门美术协会提供摘自「澳门记忆」文史网)

迁址澳门

进入20世纪初期,李锦记在南水墟的业务蒸蒸日上,然而1902年的一场大火却将蚝油庄化为灰烬。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李锦裳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迁居澳门,继续他的蚝油事业。

1906年,李锦记在澳门下环街9 号开设了最早的工场,标誌着李锦记在澳门的新起点。澳门作为自由港,不仅便于李锦记採购原料和出口产品,还吸引了众多华侨客商,为其早期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李锦记的蚝油逐渐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口碑。14岁开始于李锦记蚝油工作的曾展威先生。(陈显耀摄摘自「澳门记忆」文史网)

迁往香港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展,李锦记在第二代掌门人李兆南的领导下,于1932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公司总部从澳门迁往香港。

为何李锦记决定捨弃澳门的基地,而迁到香港发展?李锦记若要继续发展下去,单凭港澳市场不能长久维持,品牌需要扩充海外市场,而香港作为国际贸易港,绝对让“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事实证明李兆南的决定,让李锦记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令产品日渐走上国际化之路,成为华人调味品品牌的佼佼者。

澳门情怀

儘管李锦记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名牌,但其对澳门的情怀始终未变。位于澳门新马路611号的门市,不仅是李锦记的发祥地,也是游客体验澳门历史的重要打卡地。每当游客漫步在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街道上,总会驻足于这家百年老店前,感受那份传承百年的味道与情怀。

李锦记在澳门的历史,是一部「小蚝油成就大品牌」的传奇,见证了澳门从渔港到商业中心的转型,也将澳门文化深深融入品牌基因之中。如今,李锦记的百年老店、非遗技艺与全球化布局共同构成了澳门商业史与华人企业传承的经典案例。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澳门基金会「澳门记忆」文史网劳加裕所着之「濠江蚝情——兴于澳门的百年美味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