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促加大生育支持力度 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提升出生率

澳门人口老化问题日益加剧,出生率持续降低,社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澳门立法会议员罗彩燕指出,特区政府近期推出的育儿津贴受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她也对此措施亦表示赞同。但她认为新推出的育儿津贴措施覆盖範围有限,力度不足,难以有效应对澳门出生率十年间腰斩的严峻形势,促请特区政府将提升出生率列为重要施政任务之一,并透过立法方式加大福利保障,包括将育儿资助範围扩大至0-6岁,适时检讨相关劳动法例,增加劳工假期,善用社保基金以增加产假至90天及男士侍产假期至7天。本澳近年出生率持续走低,至2024年,出生率已下降至5.3%。(资料图片)罗彩燕促请特区政府在提升出生率方面,首要将提升出生率列为重要施政任务之一。(受访者提供图片)

罗彩燕指出,许多家庭反映新推出的育儿津贴措施覆盖範围和力度不足,并未能够惠及2020-2021年出生儿童的家庭,以及一些已经养育了两胎或者三胎以上的家庭。在如今物价通胀、经济下行、优生优育的社会环境下,能否有效推高生育率,成效有待考察。

吁参考临近地区育儿政策

她续指出低出生率并非澳门独有,而是发达富裕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比邻近地区具体措施,台湾地区育儿津贴资助範围为0-6岁;日本资助範围为0-18岁,并将应对少子化问题列为重要的施政项目之一,制定五年的资助计划;作为出生率同样低的韩国,育儿津贴资助範围亦覆盖到0-7岁,每名幼儿可获得总资助额超过港币10万元,且设有阶梯式津贴,鼓励和帮扶两胎以上的家庭。虽上述地区的资助力度对于出生率的提升尚待观察,但在对比之下,可见上述地区极为重视,澳门扶持力度明显不足。

罗彩燕促请特区政府在提升出生率方面,首要将提升出生率列为重要施政任务之一,透过立法方式,以取代行政法规,加大其福利保障,将育儿资助範围由0-3岁扩大至0-6岁,以覆盖更多有需要家庭,减轻家庭育儿成本。

而长远需检讨及完善《劳动关係法》,善用社保基金的资助,在避免增加营商压力的情况下,增加产假至90天及男士侍产假期至7天。并且需要适时调升劳动假期,以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更重要的是,应善用现有经屋资源,优先支援有需要家庭上楼换楼,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唯有透过更全面、覆盖更广、力度更大的家庭友善政策支持,方能够令到家庭能安心迎接新生命,从而提升澳门出生率,减缓澳门老龄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