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策时政沙龙研议经济政策 促以产业创新创造就业市场

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于日前举行时政沙龙座谈会,本次座谈会为本中心7月6日假世贸五楼莲花厅举行的本年度「齐为澳门动脑筋—『齐心协力』共筑社会幸福基石」座谈会的预热活动。会议以「促发展、谋稳定,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士分别就经济及就业情况、社会发展、产业多元化、区域合作等多方面提出观点和建议,共同为推动澳门未来发展之路建言献策。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于日前举行时政沙龙座谈会。 (主办方提供图片)意见促请当局加强本地科技人才培养,实现人才互融共赢。图为葡语国家科创企业考察团赴科企参观交流。 (资料图片)

面对国际经贸格局新变局,澳门正加速构建联通全球的高水平开放网路。与会者认为澳门凭藉联通内外的独特优势和制度弹性,在离岸贸易领域,如农产品准入、大宗贸易及高附加值产品等领域具有显着战略价值。尤其作为连接内地与新兴市场的关键桥樑作用日益凸显。当前重点在于破解信息壁垒、跨境法律配套缺位、政策传导效能不足及供应链金融机制薄弱四大瓶颈。通过系统化破除制度障碍,澳门将加速推动企业参与国际分工,释放「一国两制」框架下的商贸平台功能。

深化澳琴制度衔接

当前,澳琴一体化建设步入深度协同新阶段。推动合作区第二阶段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坚守澳门主导原则,全力构建「新产业、新家园、新体系、新体制」四大发展支柱。与会者认为首要任务是突破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瓶颈。建议在「四共」体制下推进三项改革:一是优化分线管理政策措施使全要素在区域内更加自由流通;二是再造跨境行政流程,实现企业「一站式」办事;三是逐步消除法律法规、商事规则、职业标準等关键领域差异,激发区域融合发展的创新动能。

关注青年成长新体系

针对澳门多元化产业战略深化以及本土青年的发展需求,有与会者指出需有机结合「产业转型—青年培养—人才集聚」实现相互赋能。一是培养重商思维,深化本土企业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的协作,激发中小企业创富能力,以产业创新创造就业市场;二是在青年竞争力维度鼓励产教融合,动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助力青年更好发展;三是推进专业领域职称申报及评审及机制,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认证体系,细分行业各专业分工,开阔人才发展前景,同时,加强本地科技人才培养,实现人才互融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