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总贺沈友友获中华图书特奖 搭起中华文化与葡语文化沟通桥樑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中葡文化交流专委会7月1 日举行座谈交流会,庆祝沈友友荣获「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并就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独特角色以及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展开深度探讨。定居澳门的巴西汉学家沈友友荣获「 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颁奖仪式6月17日在北京举行, 本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的16位获奖者来自12个国家。 (新华社图片)

澳门中联办宣文部副部长白冰,澳门基金会副主席锺怡,澳门文总理事长李自松,澳门大学艺术设计系主任李军,第十八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得奖者、澳门文总中葡文化交流专委会委员沈友友等共同座谈交流。

作为中国出版界面向海外的最高奖项,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旨在表彰外籍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在向海外介绍当代中国、推广中国出版物及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今年,定居澳门的巴西汉学家沈友友获此殊荣,成为首位以葡语中国典籍翻译获此奖项的巴西学者。

锺怡高度评价沈友友二十年来深耕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其代表作《〈论语〉通解》、《〈庄子.内篇〉通解》和《〈道德经〉通解》等葡语阐释译着,为葡语世界打开了了解中国古代经典的窗口,搭建起中华文化与葡语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樑,让葡语国家的民众得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魅力。

澳门文总副会长穆欣欣在书面发言中认为,沈友友在中葡文化交流上的贡献具有开拓意义。其一,他对《论语》《道德经》《庄子》是历史上首次从古代汉语直接翻译成葡语,保护了作品的「原生态面貌」。其二,在「原生态面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巴西人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译文中穿插食住行等物质文化解读,作为理解中国精神的支点。这为当下的文化交流与互鑒具有启发和示範作用。其三,从2005年至今,友友先生二十年如一日在中葡语言和翻译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再一次证明了热爱和坚守的力量,让很多的人明白文化不是速食快餐,更没有捷径可走。正如沈友友所说:「文化传播不必急于看到开花结果,但坚持总会在一些地方生根发芽」。

沈友友表示,奖项绝非个人荣誉,而是志同道合者共同耕耘的成果。他回顾了翻译中国经典着作的艰辛历程,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与文明的对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葡语国家的民众了解真实、全面的中国文化,在葡语世界播撒中华文化的种子,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交融。

参与座谈的专家学者认为,沈友友获此殊荣,无疑是对澳门在文化交流领域所做努力的一种肯定,特别是在推动中葡文化交流工作的有力肯定,也让澳门文化界看到了自身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程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