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完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现时,AI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已渗透到社会及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产业发展、生活服务和科技研发等各个範畴。全球各个地区十分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及人才培养,国家亦不断加强相关部署,在不久前,正式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规範和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
为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培养人工智能素养,本澳人工智能全社会通识教育行动于日前正式启动,特区政府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多层次、面向不同群体的终身学习体系,推动教育资源下沉至社区。目前,本澳在人工智能教育上落实了多项工作,包括修订《本地学制正规教育课程框架》及“资讯科技基本学力要求”,将AI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建立AI教室及“智慧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多间高校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及学位课程。
然而,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家整体部署要求,本澳仍有较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尤其是中小学非高等教育阶段,作为知识启蒙阶段尤需加强重视。笔者认为,若要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政府应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可参考国家出台的两份《指南》,结合本澳教育体系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制订详细的非高等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规划和使用指引,并确立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任务。
同时,新兴技术更新迭代迅速,本澳AI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亦需持续丰富拓展。政府应考虑加强与高校、科研企业和社会机构等协作,在课程开发、技术支持、应用拓展等环节中形成优势互补,为本澳学生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AI和智慧教育课程,精准培养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双面性,若运用不当或过度依赖,反而会削弱青少年学生的专注、创新和独立思考能力。为防範学生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应採取积极措施辅助教师和家长正确教导青少年使用人工智能,可面向家长推出人工智能使用培训和教学活动,协助家长培养子女合理运用资讯科技的良好习惯。
意见倡特区政府应制订详细的非高等教育人工智能教育规划和使用指引。 (资料图片)
直选立法会议员 郑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