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倡全面评估世遗防雷设施 完善防灾政策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近年来,澳门在防灾减灾方面採取多项措施,包括「水晶鱼」预警系统、挡潮闸及泵站建设等,但防雷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立法会议员施家伦表示,鉴于澳门雷电频发及历史建筑的脆弱性,建议当局全面评估本澳世界遗产历史建筑的防雷设施,统一规划、检查和维护防雷系统,并升级设备,确保建筑及居民安全。此外,建议当局参考内地做法,制定更严格的防雷设施更新与维护标準,以及引入先进的防雷系统,以提升城市整体防雷能力。澳门作为雷电多发地区,近年来频受雷暴天气影响。图为去年6月大三巴牌坊立面圣像壁龛受到雷电并导致石块跌落。(文化局图片)

施家伦表示,当局虽然已于近日完成大三巴牌坊安装防雷装置,惟澳门作为雷电多发地区,近年来频受雷暴天气影响,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建筑的保护构成挑战。

避雷法律法规三十年没更新

他指出,目前本澳在避雷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仅以《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九三年公布的若干法律及法令的适应化及整合》第三十九条规定特定楼宇、场地设施避雷设备和避雷针,条文已超过三十年没有更新。另《楼宇及场地防火安全的法律制度》亦仅规定「强制安装避雷器」作为预防措施,对于定期检测防雷设备、技术更新等、均未有进一步规範。

在避雷设施方面,部分建筑物顶部基本只採用普通避雷针进行防护,缺乏避雷带等其他手段,直击雷防护範围不足。部分民生区建筑存在架空电力缆线乱接的情况,线路暴露于外部环境,均带来安全隐患。

回顾过去本澳曾发生机场仪錶着陆系统雷击、澳门东望洋灯塔雷击事故,近年香港、内地都曾出现雷击事故,相关问题值得重视。参考内地《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涵盖防雷监测、预警、工程设计、施工、检测、产品管理及灾害调查等多方面的工作规定,澳门可借鉴相关经验,完善本地防雷减灾政策,提升城市抗灾能力,确保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期望当局全面评估本澳世界遗产历史建筑的防雷设施,以及为本澳建筑制定更严格的防雷设施更新与维护标準,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珍贵的世遗建筑。立法会议员施家伦建议当局制定更严格的防雷设施更新与维护标準,以及引入先进的防雷系统,以提升城市整体防雷能力。(受访者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