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疫之光 疫苗改写澳门历史

回溯两百年间的澳门历史,霍乱曾是笼罩在街头巷尾、挥之不去的死亡阴霾。这座城市曾经历多达七次霍乱大流行,每一次都夺走数千甚至上万生命。在19世纪,面对霍乱蔓延,澳门的抗疫手段极为有限,主要依靠隔离、改善卫生和传统药物。然而,疫苗的引入逐渐成为扭转「战疫」局势的关键。儘管早期的疫苗接种面临推广不易、技术限制等挑战,但进入20世纪后,疫苗预防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率的显着效果,改变了澳门人对霍乱的认识和恐惧。

澳门最近一次的霍乱病例出现在1998年。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霍乱,从大流行病变为可控的传染病,标誌着澳门在科学防疫上取得的进展,也凸显了疫苗在保障城市居民健康方面的重要功效。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蔡少民所着之《澳门瘟疫简史》,澳门:蔡少民,2021年)

澳门经历过七次霍乱流行,预防针的逐步普及推广对控制疫情起到重要作用。(澳门镜湖医院收藏,蔡少民提供,摘自「澳门记忆」文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