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博物馆:见证澳门航海史
澳门海事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9年,当时,名为「海事及渔业博物馆」的海事博物馆还位于港务局大楼内。1934年该馆迁往外港的空军飞机库,1945年因被怀疑飞机库内储有日军汽油而遭美军空袭炸毁。1987年,海事博物馆重建工程启动。新选址于内港的入口处,面对着繁忙的航道,旁边是历史悠久的妈阁庙,正是为了凸显澳门与海洋的深厚渊源。
1990年6月24日,博物馆开幕,总面积为2,400平方米,外形看似一艘白帆三桅船。海事博物馆的建立,旨在保存和展示澳门丰富的海事历史与文化。如今,馆内不仅收藏了各式船模、航海仪器、地图和图文资料,还通过现代化的展览方式,重现了澳门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关键角色,以及华人与葡人在航海、贸易和渔业方面的交流记录与文献。
在内港的入口处 (图片右下角) ,海事博物馆静静矗立。(唐嘉摄,摘自 「澳门记忆」 文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