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架桥中葡科技合作 学者纵论多边联合创新路径
由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澳门「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及「一带一路」葡语国家信息与国情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与葡语国家科技合作」研讨会22 日于澳城大凼仔校区大丰楼会议厅顺利展开。
与会者在研讨会各抒己见。(主办方提供图片)
叶桂平(右一)跟与会者合影。(主办方提供图片)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葡语国家研究院院长叶桂平致辞时表示,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下,澳门始终是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当前,国家正以扩大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澳门应紧扣「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定位,充分发挥自由港优势,在高新科技、数字经济、中医药标準化等领域打造国际化合作範式,在服务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同时实现自身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并且,澳门应立足与葡语国家的合作基础,积极拓展与西语国家的多领域交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可持续的合作生态,持续扩大国际朋友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展开新蓝图。
三建议打造国际化合作範式
他续建议,其一,强化科技合作,打造国际创新枢纽。发挥澳门制度优势,依託湾区城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与葡语、西语国家顶尖高校组建跨区域智库,聚焦绿色能源、生物医药、数字技术等领域联合攻关,促进技术要素跨境流动,助力发展中国家突破数字鸿沟,将大湾区打造成全球南方科技发展的桥头堡。其二,深化经贸联通,拓展国际市场网络。在深耕葡语国家市场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欧盟及西语系国家的多维合作网络,推动中葡企业以澳门为平台精準对接,支持湾区企业赴葡语国家开展商务考察、投资招商及国际会展。其三,突破人才瓶颈,构建複合型人才培养体系。针对科技合作中的语言壁垒与专业错位,促进中国与葡语国家、西语国家的高等学校联合培养「语言+科技」複合型人才,课程涵盖新能源技术术语、生物医药专利、数字经济法规等模块。建立学者互访机制,畅通教育、实习、就业全链条,培育兼具专业能力又熟悉国际规则的複合型人才,将澳门打造成南南合作的科技人才枢纽。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澳门凭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制度优势,在促进多边对话机制构建、推动联合研究项目落地及知识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尤其在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及生命科学等前沿领域,跨学科协作潜力亟待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