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经济赋予城市的动能

近年来,全球各地举办演唱会的城市普遍出现了强劲的经济带动效应。艺人所到之处,往往能为当地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这种现象不再仅限于过去单纯的商品消费,例如购买艺人周边产品或进行基本的旅游消费,而是演变成一种多元且具规模的「追星经济」模式。

如今,粉丝的支持行动已不再只是个人喜好,而是透过集结粉丝团体的力量,形成有组织的宣传与推广。例如,粉丝会在城市中租用大型广告看板、巴士车身、的士车顶、大型 LED 萤幕,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为艺人宣传演出、庆祝生日或表达祝贺之意。这些宣传往往因财力资源比较“丰厚到位”而能取得城市中最黄金的展示位置,展现出粉丝团体的影响力与凝聚力。

此外,粉丝还会举办各种实体活动,如在餐厅包场与同好庆祝艺人生日、包场观看艺人参与演出的电影、集体购买艺人代言的产品,甚至自发租用场地举办展览。这些活动常常涉及製作塑胶立牌、明信片、萤光棒等周边商品,都需要当地的各种实体店舖去配合,才得以办成,当中有无数的在地商机出现。由此可见,粉丝经济不仅促进了艺人曝光,也创造了大量在地商机,形成一种互利共赢的局面。

如何掌握并有效运用这股商机,则取决于该城市是否能提供完善的一站式服务方案。透过整合资源与便利措施,让这些对当地不熟悉但资源丰富的外来粉丝团体能顺利完成他们的「任务」,将每一次演出转化为城市的盛事,真正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艺人所到之处,往往能为当地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会展产业联合商会理事长谢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