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防蚊灭蚊为主 暂无大规模检测计划
暑假是本澳居民的外游旺季,有可能会到访「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个案较多的地方。卫生局局长罗奕龙昨(3)日受访时表示,市民外游期间及回澳后14 日内都应该使用蚊怕水及做好防蚊工作,如出现病徵应尽早求医。现阶段卫生局工作以防蚊及灭蚊为主,目前未有大规模检测计划,亦不会参考内地部分地区要求曾到高发地点人士自我健康管理的做法。
新城A区地盘加强灭蚊工作。(卫生局图片)
罗奕龙表示,「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主要靠蚊传播,因此减低白纹伊蚊在社区及家居的密度是工作的重点。他又指,今年7月全澳诱蚊产卵指数为66,情况与去年相若,处于正常水平,每年4至10月澳门雨水较多,蚊虫较易孳生,希望透过逐家逐户的宣传,让居民能够掌握更多防蚊知识,做好「防蚊三招」。同时避免于清晨或傍晚在多蚊地方活动,共同做好防蚊工作。他又强调,基孔肯雅热不会人传人,而一旦感染,约 三分之一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数月的关节痛,虽属轻症,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工作地盘已停工
另外,澳门暂时有两例「基孔肯雅热」个案。罗奕龙称两患者在同一地盘工作,目前有关地盘已经停工,并加强化学灭蚊及清理积水,但因近期雨水较多只能尽量去做,直至传播风险降低时才能够复工,现阶段仍要开展更多清理积水及灭蚊工作。
防控双热大行动启动
政府跨部门联动社团举行「全城家家户户清积水」防控双热联合大行动,动员超过 100人「入户宣教」,重点针对旧式楼宇。罗奕龙致辞时表示,目前本澳正处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早期和关键阶段,当局首次採用「入户宣教」形式,重点针对旧式楼宇「挨家挨户、手把手」,为居民示範识别和清理花盆底碟、冷气机托盘等,家居常见容易孳生蚊虫的隐蔽积水地方;政府同时结合线上科普工作,希望防蚊工作走进家家户户。
卫生局联同市政署及外僱社团在社区展开防蚊宣导活动。(卫生局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