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40%受访中学生感焦虑 吁增加资源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团体就本澳中学生精神健康展开调查,发现40%受访者属轻微至轻度焦虑,6%为中至重度焦虑,其余54%无焦虑。调查又发现,学业压力依然是中学生主要压力来源,焦虑及情绪困扰问题值得社会关注。研究团队建议,学校及家庭应减少操卷式课业,增加休息及运动时间,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及危机识别培训,亦建议政府持续投入资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研究团队举行发布会,公布相关调查结果。(主办方提供图片)

圣若瑟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课程主任及是次研究项目主任卢子健助理教授介绍,是次调查涵盖本澳7间中学,合共 1017名中学生。结果显示,超过三成受访学生每晚睡眠不足六小时,近三成对自己最近的睡眠状态表示不满意,学业压力依然是中学生主要压力来源,焦虑及情绪困扰问题值得社会关注。

学业压力为最大压力来源

报告显示,受访学生平均每晚仅睡7小时,当中34.6%睡眠时数不足6小时。28.5%对自己最近的睡眠状态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24.6%表示睡眠问题已干扰日常生活。学业压力为中学生最大压力来源,逾半数受访者提到课业、考试及升学压力,其次为人际关係及自我要求。

调查发现,仅54%学生属无焦虑状态,40%属轻微至轻度焦虑,6%属中至重度焦虑。男学生在生活满意度、焦虑、个人耐力及生活凝聚力等多项心理指标上均较女生佳,睡眠质素亦较理想。

面对压力时,大多数学生倾向以休息、娱乐分心及社交倾诉等方式应对,主动解决问题的比例较低。逾半学生认为朋友、家人等人际支持是解决压力的主要资源,仅极少数会寻求专业协助。超过七成学生认同睡眠有助缓解压力,但亦有部分学生表示压力大时难以入睡。

就是次调查结果,研究团队建议让中学生更坦白分享自己焦虑的来源,提早介入、减低伤害;教育者和家长应对中学生子女有更多了解和保持好奇心,多沟通、多聆听;女性学生的焦虑比男学生高,除学业外就是人际关係,建议学校增加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机会,减少个人评分测验。

研究团队又建议进一步多推广不同的社会服务资源,让家庭和青少年可以在有任何疑问时寻求支援,政府也可以考虑容许更多有效果的支援计划得到阶段性延伸;扩大及支持家庭友善政策得以实际执行,让父母有更多时间学习和子女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