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持续进修发展计划 以支援轮班工作者 ——推动澳门经济多元化

澳门作为高度依赖服务业的经济体,轮班工作者佔劳动力近三成,但现行持续进修计划的刚性架构,使这群关键劳动力被排除在技能提升体系之外。以赌场员工为例,超过80%需轮班工作,但政府认可的职业培训课程中,只有小数提供夜间或弹性授课时段,导致群体的进修参与率持续偏低。这种结构性排斥不仅加剧人力资本错配,更形成恶性循环:当博彩业面临调整时,大量具备单一技能的员工因无法及时转型而面临失业风险,直接阻碍政府推动的「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更严重的是,外僱在部分行业(如建筑工程)的技术垄断,使本地轮班工作者在产业转型中进一步边缘化,凸显现行进修制度的改革迫切性。

破解轮班工作者进修困境的关键,在于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终身学习体系。首先,可借鉴新加坡SkillsFuture的「微证书」(Micro-Credentials)模式,将课程拆解为15-20分钟的模组化单元,配合AI学习平台的自适应排程功能,让工作者利用零碎时间累积学分。强制要求政府资助课程中,至少30%名额保留给轮班时段,并对企业提供税务优惠,鼓励其开放工时弹性供员工进修。以韩国「职场学分银行制」为例,类似措施使製造业轮班员工的进修参与率提升,成功助力产业升级。对澳门而言,此改革不仅能活化闲置的进修资源,更能为中葡平台、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储备跨界人才,实现从「时间贫困」到「技能赋能」的质变,最终达成经济多元化的核心目标。

澳门创新发展研究会青委副主任黄旭华